大量元素水溶肥不是那么随便冲的!用时注意这五点!
大量元素水溶肥不是那么随便冲的!用时注意这五点!
大量元素水溶肥作为一种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深受农户们的追捧。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施肥方法,导致用量多、效果差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如何才能让水溶肥既高能又高效,还不浪费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五个关键点,帮助您科学合理地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
1. 合理安排、平衡施肥
近年来,种植户们逐渐认识到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好处,因此在施肥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然而,有些农户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增加施肥量,甚至每亩地一次冲施40斤,结果导致蔬菜出现黄叶早衰的情况。
其实,冲肥就好比我们人吃饭一样,不能一下上太多。一般来说,一亩地10斤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加上相应的改土生根肥料就足够了,建议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使用。盲目过量施肥,尤其是在结果期,只会导致西红柿等作物早衰严重。
2. 注意天气情况
作物吸收营养的过程大致分为两步:首先是根系吸收养分,其次是通过蒸腾作用将养分和水分传输给作物。在冬季,如果遇到阴天、雨雪天,光照不足、棚内温度(室温、土温)较低时,根系的吸收能力会大大降低,蒸腾拉力也不足。在这种条件下冲施的肥料很难被作物完全吸收。
因此,建议在施肥前查看天气预报,确保冲肥后有2个以上的晴天。如果天气特别冷,要适当减少大量元素的使用量,甚至暂停施肥。
3. 冲肥要看作物种类
不同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不同的。例如,茄子需要的是高氮肥料,而不是高钾肥料。黄瓜在盛果期后需要用平衡肥和高氮高钾肥轮换使用;番茄在乒乓球大小的时候用平衡肥,鸡蛋大小的时候用高氮高钾肥;辣椒的施肥方案可以参考番茄。
4. 避免直接冲施
不要按照冲施复合肥的做法直接冲施水溶肥,而要采取“二次稀释”冲肥法。目前,有的农户直接按照冲施一般复合肥的做法冲施水溶肥,结果造成了冲肥不均匀,冲肥量多的蔬菜出现伤根、黄叶情况,冲肥量少的蔬菜则长势受影响。二次稀释不仅利于肥料施用均匀,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5. 避免肥害现象
滴灌施肥时,要先滴清水,等管道中的水分充满以后再进行施肥,施用的时间越长越好。施肥结束后立刻滴清水半个小时左右,有助于排出管道中残留的肥液。
通过以上五个关键点的科学指导,相信广大农户能够更好地掌握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方法,实现科学施肥、高效利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