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机械、日本精密、德国数控差距到底在哪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机械、日本精密、德国数控差距到底在哪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7418515/

中国机械制造业与日本、德国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本文将从薪资待遇、人才培养、创业环境以及核心技术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1. 薪资待遇的不均衡

许多从事机械行业或打算学习机械的人都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机械越老越吃香"。然而,现实情况是,工作10年左右的机械工程师在中国的平均年薪仅在10万元左右,这个收入水平在IT、金融等行业仅仅只是起步阶段。机械工程师在25-35岁之间面临恋爱、消费、购房、结婚等多重压力,如果薪资待遇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很难有人愿意继续坚守在这个行业。

相对而言,日本和德国的工程师、技术工人不仅受到社会的尊重,而且工资待遇也较高。只有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更有动力去追求卓越,提升专业技能。

  1. 一个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太难了

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自称是机械工程师,这其实是一种过于乐观的看法。没有2-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无法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就很难真正掌握机械工程的核心技能。例如,如果没有实际加工和装配经验,谈论同位素、公差精度、粗糙度等专业术语就显得有些空洞。

机械行业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艰苦,噪音大、油污多,而且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即使熬过了最初的2-3年,当同龄人在5年后都已经开始开车时,许多机械工程师可能还在骑电瓶车。

  1. 机械类创业

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对机械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创业之路尤为艰难。传统机械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厂房建设和设备购置。厂房的租金可能还相对可控,但机械设备的购置成本动辄就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相比之下,50万元对于软件开发来说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对于开设一个加工厂来说却远远不够。

许多所谓的"工程师"实际上只是"廉价的三维设计员",他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将机构在电脑中绘图和组装,缺乏真正的工程实践能力。

回到正题,中国机械制造业与德国或日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工业母机的差距:早在20-30年前,德日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广泛应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虽然中国现在也能制造这类设备,但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仍有明显差距。例如,国外机床可以24小时不停机,而国产设备则难以达到这一水平。在加工效率上,国外机床每秒可以加工一个零件,而国产设备可能需要1.5秒。核心技术如数控系统主要还是掌握在德国、日本等少数企业手中。

  • 民族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差距:日本人以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著称,日耳曼民族则以踏踏实实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闻名。这些精神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制造业的发展。

一位知名国产机床企业的负责人曾表示:"高端机床制造技术,我们与德国、日本的差距有15到20年。"

当然,中国在机床制造领域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北京精雕已成为国内高速雕铣机制造的龙头企业,具备自主研发和制造CNC雕刻机、CAD/CAM软件、数控系统和高速电主轴的综合能力,年产量达到1万台。济南二机床作为曾经的"十八罗汉"之一,在面临行业变革时锐意革新,现已跻身世界三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列,连续7年订单量世界第一。

虽然中国的机床技术与工业大国相比仍有差距,但这些坚守在机床行业的人士值得我们的尊重和掌声。正如"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闲畏苦勿入斯门"所言,机械行业需要的是愿意在不平和曲折中不断前行的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