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V时代步兵编制和战术调整的一点思考
FPV时代步兵编制和战术调整的一点思考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的普及,现代战争的战术和编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本文从历史视角出发,分析了FPV对步兵战术和编制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
正如20世纪航空兵和机枪的发明彻底颠覆了近代步兵的战术和编制一样,如今随着各种无人机(尤其是单兵即可操作的攻击侦查一体化的FPV)的诞生,步兵的战术和编制又再次来到了转折点。纵观俄乌战争以来多次有FPV参与的各个武装冲突,我们都能发现能够更擅长运用无人机的一方在对抗中取得了很多优势。因此,本文将阐述针对FPV时代的步兵班组的编制和战术的一些看法。
当代步兵班组和编制:基于“散兵线”和“步坦协同”的体系结构
我们当代的步兵的编制结构是19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逐步奠定下来的,步兵放弃了从古以来的集群冲锋战术,转而以3-4人的战斗小组的形态相互掩护,并围绕机枪阵地和装甲车辆进行进攻,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简单概括成“基于散兵线”和“步坦协同”的当代编制特点,具体如下:
当代步兵主要以乘车作战为主的“步坦结合”战术为主要手段。由于装甲车的大量使用,如今除了贫困国家和山地、空降兵等特种兵外,绝大多数国家都以乘车作战的装甲步兵(也称之为机械化部队)为绝对主力。早期的装甲步兵以下车步兵搭配装甲车辆火力作战为主,在火力较强的步兵战车出现后,步兵遇上较为弱小敌人便不再下车作战,直接以步战车火力予以歼灭,只有敌方火力较强时才选择步兵下车配合歼敌。
当代步战车的火力和防御力较强,遇上弱小敌人可以直接歼灭敌人,减少时间浪费
2、当代步兵分队仍以机枪火力为主要输出火力,辅之以反坦克、精确步枪火力
得益于现代制造能力的提升,如今步兵班组的配置较二战丰富很多,步兵班组不再是单一的步枪+班用机枪,而是补充了榴弹发射器、一次性火箭筒/可装填火箭筒、精确射手步枪等武器,使得步兵班组的打击能力进一步增强。不过,考虑到这些武器中,只有班用机枪具备持续性火力压制能力,且反坦克火箭筒射程和载弹量远低于班用机枪,因此目前的步兵火力仍然以班用机枪为绝对主力。
步兵小组的交叉火力示意图,可见射程和压制能力是构成火网的重要因素
3、目前编制下,步兵班通常采用2-3个火力小组的配置
考虑到步兵班组的相互掩护,步兵班组通常至少有2个火力小组(如美国陆军的9人步兵班会组成1班长+2个4人小组的模式)或三个火力小组(如PLA的三三制及美国陆战队的1+3*4的13人步兵班)。
美国陆战队3个火力小组,均配备班用机枪
苏联BMP-2在下车战斗时共有2个火力小组,班用机枪和火箭筒均集中在1小组,2小组只有步枪
4、目前排级编制下无直属火力或者直属火力较少
在大多数的二战后步兵编制中,一般来说不设置排属火力,只在连级拥有火力排来装备轻机枪/重机枪,反坦克导弹等武器。不过,在美国这样较为强调空对地引导的军队中,排一级有时候也会配备空军引导员。
美国装甲步兵排受制于布莱德利装甲车装载人数限制,一个三班制步兵班需要4辆车携带
显然,目前的步兵编制体系是不太适合无人机大大推广的现代环境的。在俄乌战争中,仅仅在2022年前九个月中,死于无人机的双方士兵已经占据阵亡总量的20%以上,已经远超过除远程炮兵外的杀伤因素(在现代战争中,远程压制炮兵和迫击炮兵造成50%的伤亡,枪械射击、坦克射击、空军轰炸造成伤亡都低于20%),同时反坦克FPV以其极高的机动性和末端人在回路中的操控性,造成了俄乌战争2023-2024年相持阶段绝大多数的装甲装备损失,其中有大量堪称当代装甲车辆的翘楚的T-90M坦克,M1坦克和豹2系列坦克等,至于步兵战车则是摧毁更多,并造成了相当的乘车步兵损失。为此,我们有必要调整目前的基于大兵团机械化战争、以三防车辆应对核战争的装甲步兵体系,来应对当代FPV环境。
FPV由于价格低廉,且可以随时人在回路中一边目视瞄准敌人一边进攻,故造成了极大的装甲车辆和人员损失
最近出现的光纤控制的FPV可以视为低成本的光纤制导导弹(如中国红箭10反坦克导弹),其基本不受干扰,无法用电子战设备干扰
现代单兵无人机环境下步兵编制和战术的调整
得益于单兵无人机和FPV的使用,步兵班组不再局限于靠自身的双眼和望远镜来观测敌人,战场视野纵深可轻易突破机枪的直射距离,这使得步兵班的打击效能大大提高了。当然,FPV强大的机动性也令其对抗装甲车辆和无装甲高机动车能力远超过去的单兵火箭筒,成为新一代有效的班组反坦克武器。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的步兵战术应进行如下调整:
1、装甲步兵将从“乘车作战为主”重新转向“下车作战为主”
由于FPV和敌方的高精度火力的威胁,步兵乘坐车辆不但不能确保安全,反而会使得自身更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在步兵清理掉敌方的无人机等侦查打击装备前,步战车和坦克哪怕是加强了车顶防御装备、电子对抗装置和激光主动拦截设备,都不应当轻易踏足未知战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步兵将会在车辆隐蔽抵达安全地带后,主动下车推进,以自身携带和装甲车辆发射的无人机一边搜索一边推进,装甲车辆则留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持和医疗支持。
考虑到FPV对车辆较大的毁伤能力,以及全封闭车辆难以随时观察无人机,因此在装甲步兵主要采用下车作战的模式下,可以适当考虑以高机动车替代全封闭装甲战斗车辆。同时,考虑到未来装甲车辆直射反坦克需求减少,在无人机射程外提供支援步兵火力,应考虑增设具备曲射火力支援(如迫榴炮)的车辆。
2、步兵班和排的火力配备将进行调整,容纳无人机操作人员的位置
考虑到培养合格的FPV飞手比纯粹步兵难度高,加上一次性无人机作为消耗甚多的武器弹药,单人携带量有限,因此应当调整班组和排级的编制,在步兵排额外设置一个直属排长的FPV操作火力小组(3-4人),并分配一辆装甲车/高机动车携带FPV和控制设备。在必须要下车机动时,排长可指定步兵班人员分摊搬运FPV弹药(就像过去班组成员帮助背运重机枪子弹、无后座炮弹药、迫击炮弹药等),以提升整体的火力持续时间。该无人机操作组同时可兼任侦查小组、空地支援员、排级通讯员等职责。
同时,在对方FPV活跃度较高的区域,应仿效俄乌战争给士兵分发反无人机霰弹枪和FPV信号探测仪装备,由每个步兵班抽调1-2名步枪手分别携带。
3、步兵连级应配备无人机反制设备操作班及无人机修配班
由于敌方无人机威胁甚大,不携带反制装备无法有效保护己方步兵和车辆推进。但由于反制无人机装备,如可以覆盖一定区域的无人机干扰车、激光拦截车成本高昂,人员专业性强,不可能分配到步兵班和步兵排这种低级单位,因此最小配置等级应配备在连一级,每个连可以酌情减少1-2个迫击炮/反坦克火箭班,增设1个干扰车班和1个激光拦截车班,以保护整个连的战场正面和纵深安全;如果连一级难以维护这些复杂设备,也可在合成营增设一个无人机对抗连,将装备统一保管和训练,战时下拨到前线作战。
同时,考虑到侦查无人机使用后容易损坏,以及下属排级大量的无人机和配套设备需要维护,连队应当配备一个无人机修配班来随时处置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