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刀郎出道二十年,音乐生涯经历三阶段,没有互联网就没有他的今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刀郎出道二十年,音乐生涯经历三阶段,没有互联网就没有他的今天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Q8J1060531VDIR.html

2024年10月,新华社连续发布关于刀郎的报道,从其音乐创作到现场演出,展现了这位民谣歌手的非凡魅力。从2004年出道至今,刀郎的音乐生涯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相连,从论坛时代到短视频时代,互联网不仅成就了刀郎的音乐梦想,也让这位"人民艺术家"走进了千家万户。

刀郎的论坛时代

2004年,刀郎以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出道,这张专辑以270万张的销量登顶华语乐坛榜首,成为中国唱片销量的传奇。

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寂寥、孤独、遥远、空旷。2004年正值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期,从论坛时代进入门户时代,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崛起。尽管传统媒体依然强势,但刀郎的歌曲却通过街边杂货店、小超市等非主流渠道传播开来。

2004年12月29日,刀郎推出第二张专辑《喀什噶尔胡杨》,首日销量就达到40万张。那时的刀迷,一直追随他到今天。一个没有上过大学凭一把吉他闯世界的小城青年,虽好评如潮,但在各种名家大腕面前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层。与他相伴的,只有音乐;支持他的,是乐迷。

刀郎的社交时代

时间来到2010年,刀郎已经出道6年。此时,互联网进入了社交时代。2010年12月15日,刀郎发布了他的第一条微博,名为“南顺城街22号”,这是他小时候在资中县旧居的门牌号,如今已成为全国网友们的旅游目的地。

2011年和2012年是刀郎微博的高产期,内容涉及演出、健身、歌迷、家人、朋友、工作团队等,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可以看出,他绝对是一个性情中人,厚道而风趣。

他在2012年7月15日的一条微博中说:“媳妇说:德不配位必有祸殃。你们的力挺我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有你们我真的充满力量!我一定尽力,不断前进。我会一直努力下去,否则对不起大家的爱!爱你们永远。”

2012年5月21日,他说:“谢谢这位朋友的提醒,应该还有其他稻米也在备战高考吧。高考结束前刀叔就不发微博和贴吧信息了!大家安心的考试吧[呵呵],我为你们祈福!人生的转折点,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加油!孩子!”

纵观他的微博,高频词汇就是感谢、努力和祝福。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也是一个奋力前行的人。这样的人极其自律且目标明确。他晒各种小吃,祝朋友们生日快乐,新婚快乐,与刀迷互动,甚至为了看一场网球比赛,他让公司放假,带着同事们去看球。

那时,微博成了刀郎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2016年12月19日刀郎发布了一条关于演出的声明后,就再也没有更新。刀郎淡出了大众视线,就像一只孤独的狼在旷野上狂奔。他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大家也期待着他复出的那一天。

刀郎的短视频时代

2023年,经过蛰伏休整的刀郎复出了。甫一出场,便乐惊四座。这一次,他选择了短视频。

2023年8月25日,刀郎入驻视频号。出现在歌迷面前的,是一位光头大叔,戴着黑框眼镜,留着短髭。形象大改,但歌声依旧。人们对他的称呼,也从“刀哥”变成了“刀爷”。

沉寂这么多年,刀郎并没有闲着,而是潜心做音乐。他大量阅读书籍,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甚至还到杭州去专门学习昆曲。

这是短视频时代,是万物互联时代,更是人工智能时代。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上线十天,全球网络播放量就达到了80亿次。上线一个月,播放量突破600亿。

2024年8月30日,刀郎在自己的老家举办了线上音乐会《山歌响起的地方》,全球直播,盛况空间。3个多小时的演唱会共吸引超过5200万人次观看,点赞超6亿。对于刀郎来说,正是有了互联网,让他得以拥抱更多歌迷。

接下来,刀郎在从线上走到了线下,在成都,在广州,在南京开始举办演唱会。

没有奇装异服,没有酷炫的灯效,更没有嘉宾伴唱,全凭一个人从头唱到尾。所有词、曲、编曲、演唱、制作等都是独立完成。很多新歌的叙事方式,讲述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对中国历史的挖掘,对人生意义的阐释,让很多90后、00后大呼过瘾。

刀郎要感谢互联网和新媒体,感谢这种快捷、平等、交互、丰富的传播方式,让他摆脱了营营苟苟,而依然能够坚持自我。我们也要感谢互联网和新媒体,让我们认识刀郎,理解刀郎,拥有刀郎,成为刀郎!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刀郎视频号、微博南顺城街22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