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控烟立法15年!从首个“无烟世博”到全球健康城市“样板城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控烟立法15年!从首个“无烟世博”到全球健康城市“样板城市”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03/02/17093570231095195543.html

上海自2009年实施控烟立法以来,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不仅将成人吸烟率降至19.4%,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目标,更在多个方面开创了全国先河:从举办首个“无烟世博”,到率先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再到建立完善的戒烟服务体系。上海的控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上海是中国较早开展控烟工作的城市之一,1994年制定了政府规章《上海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2009年12月10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10年3月1日生效实施,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后,大陆地区首部省级人大颁布的控烟地方法规,并推动全国城市控烟立法进程。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吴凡曾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她是上海控烟的亲历者。据悉,上海世博会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履行后的首次世博会,成为世博会159年历史上首个无烟世博。

在采访中,吴凡讲述了第一届“无烟世博”的故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撤除了上海市中心城区、特别是世博会核心区域及其周边道路所有户外烟草广告。在上海世博会会期内,世博园区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吸烟,主办方通过安检等方式禁止携带打火机和火柴进入园区,园区内设置了43个室外吸烟点,园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进行了控烟培训,由控烟志愿者入园劝阻违规吸烟者,这也成为159年历史上首个“无烟世博”。同时,上海世博局全部退还2亿元烟草企业捐款。

近年来,上海控烟的步伐仍未停滞:2016年11月11日,上海市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决定》,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并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而在此之前,上海自2016年10月25日起,就已将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三大火车站的室内吸烟室全部撤除,站内不摆放任何形式的吸烟器具。当年10月30日零时起,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航站楼内禁止吸烟,将所有室内吸烟室关闭并停止使用。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彤表示,数据显示,自2017年上海实行室内全面禁烟后,全市年均控烟执法处罚金额达220万元以上,至2023年底累计近1600万元,执法力度全国领先,公共场所控烟状况不断向好。

率先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

作为“新型烟草制品”的电子烟,上海也将其纳入禁烟范围。

202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50号),明确电子烟属于“新型烟草制品”。

对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10月28日通过《条例》修正案,并于2022年10月28日起施行,是国家将电子烟纳入监管后,首个修订控烟法规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的城市。

与之同步,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发布新版禁烟标识并启动全市更新,并首先于2022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更新全部禁烟标识,并且在展会期间严格开展控烟监管共治。此后,持续开展日常电子烟健康危害科普宣传和监督执法,并连续开出公共场所违规使用电子烟的“罚单”。

目前,全上海有控烟志愿者逾万名,其中实名制核心控烟志愿者近3500名,覆盖全市所有区和街镇,开展日常控烟宣传、巡查、劝阻违规吸烟和参加进博会、花博会等大型活动和赛事保障,并首创《控烟执法建议书》制度,于2013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有效衔接监管执法形成闭环,提升控烟精准执法和监管效率。

与此同时,上海积极推进和完善戒烟服务体系建设,为有戒烟需求的烟民提供专业、科学、有效、便捷的综合戒烟服务。目前全上海已建成37家规范化建设的戒烟门诊,可为烟民开展综合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戒烟方案。接下来,上海将进一步通过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移动戒烟平台,整合全市戒烟资源,形成更为便捷、高效的一体化闭环戒烟服务网络。

本文原文来自青年报·青春上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