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月入2W+的沪漂们,集体涌入郊区回迁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月入2W+的沪漂们,集体涌入郊区回迁房

引用
虎嗅网
1.
https://m.huxiu.com/article/2888110.html

在上海,月入2W+的沪漂们正在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他们纷纷涌入郊区回迁房,甚至开始接受共享床位和轮流床位这种合租方式。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上海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给年轻人带来的巨大压力。

上海房租的“薛定谔”式下跌

从整体数据来看,上海房租确实呈现下跌趋势。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上海市全市挂牌房源的每平米月租金为87.8元/平/月,同比下跌22.6%,同比跌幅创2019年至今历史最大幅度。相比于2023年上海全年平均租金95.2元/平/月,当前的房租下跌了7.4元,降幅为7.8%。

然而,这种下跌并未给市区的租客带来太多实惠。在关于“上海房租降了吗?”的热帖中,有人前脚刚退租,后脚房子就被房东以上涨500元的价格无缝出租。某偏远郊区的一室户报价没有低于3500元的,外环的整租老破小都要5K以上,周边到处都在涨价。

沪漂们做出了和金铭一样的选择。表现在数据上,就变成了上海房租整体呈现“市区跌、郊区涨”的态势。与2023年相比,市区下跌明显,跌幅在6%-10%之间。过去几个月以来,不只是青浦、嘉定两地租金明显上涨,连宝山、杨浦、崇明、奉贤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浮。

郊区:性价比之选

王建和女朋友小雨的故事,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一年前,他们从成都来上海发展,原本租住在武定路地铁站附近的小区,一室一厅的全明带电梯户型约60平米,月租6600元。然而,面对上海的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他们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选择:搬到郊区,与人合租。

在远郊小镇上,他们仅花3200元就租下了带独卫、阳台、超大储物间的朝南主卧,与不做饭的单身室友共享厨房和客厅,实际使用面积比之前的整租还大。唯一的缺点是小区距离地铁站较远,需要每天骑小电驴到地铁站,然后换乘2号线通勤。

这种选择并非个例。Teresa就在今年年初时跟随公司一起迁往青浦,她表示:“公司新地址靠近虹桥站,对于经常出差的人很友好,附近的房租价格虽然比去年有所提升,但是相比于市区仍然很便宜,我有许多同事都在考虑搬过去住。”

共享床位:极限降本

为了降低租房成本,上海打工人能有多拼?打开小红书,输入相关搜索词,会跳出许多IP地址为上海的求租贴和招租帖,沪漂们共享房间的形式也非常多样化:有接受单间合租但分睡上下铺或两张床位的,有直接共享一张床位的,还有双方根据时间差轮流使用房间的。

林意是一名业务拓展人员,base更换到上海后,她在虹桥机场附近的小镇上,花2000块租下一个小单间,足以放下自己的所有物品,节假日时也有固定的落脚地。很快,她迎来了自己的租房搭子,一个每天跨城(上海到昆山)通勤的女同事,每天花4-5个小时在路上,希望每周能有两天免于奔波,自己单独租房不太划算,两人一拍即合。

结语

网络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梗:“打工是为了早日赎身,不是为了让你在青楼当头牌。”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诫打工人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主线任务,不要为无谓的琐事去纠结和内耗。而放到“租房消费降级”的语境下再看,这句话依然有其效力。背井离乡当沪漂的目的,可以是远大前程,也可以是奠基未来,绝不是为了给房东打工。

因而,无论是从市区撤退到郊区的高薪沪漂,还是绞尽脑汁节省租房成本的新晋沪漂,亦或是社交媒体上退掉房子住进车里的勇士,本质上是年轻人的一种微型觉醒。过去我们在“房子不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口号下高歌猛进,有的住进了“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串串房,有的在软装上无谓地掏空口袋,有的被租房成本拴住了手脚,最后总在被消费主义透支后,虚无地说上一句:“一线赚钱一线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而如今,无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沪漂们做出了其他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