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交部长乔冠华,为何骨灰葬回家乡被婉拒?如今他有4座墓
前外交部长乔冠华,为何骨灰葬回家乡被婉拒?如今他有4座墓
乔冠华,这位曾以“乔的笑”闻名国内外的前外交部长,其骨灰安葬经历却充满曲折。1983年逝世后,他的夫人章含之希望将骨灰送回江苏盐城建湖县老家安葬,却遭到婉拒。最终,乔冠华的骨灰被安葬在临近的吴县华侨公墓。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发展旅游业,建湖县为乔冠华修建了衣冠冢。加上此前章含之在上海福寿园公墓为乔冠华建的衣冠冢,以及乔冠华与第一任妻子龚澎的子女在华侨公墓二区修建的合葬墓,如今乔冠华共有4处墓地。
实际上乔冠华在外交领域的成就不止于此,在抗美援朝期间,乔冠华协助李克农参与了和美军的谈判工作,1955年,乔冠华还参与了要回钱学森的谈判工作,后来他还参与了尼克松访华等重大外交工作。
虽然乔冠华在外交领域做出过一些贡献,但是他的结局并不算圆满,在乔冠华去世之后,夫人章含之想把他的骨灰送回家乡安葬,没想到却被家乡婉拒了,原因很简单,乔冠华在晚年做过一些不好事情。
乔冠华是江苏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人,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加上乔冠华自幼聪明,在16岁时就考入了清华大学,随后他去过日本和德国留学,直到1937年才回国。
此后由于忙于工作,乔冠华几乎没有回过家乡,按照落叶归根的传统,把乔冠华的骨灰葬在家乡是比较好的选择,他的夫人章含之也是有此打算,没想到这样简单的一个要求却难以实现。
1984年12月7日,章含之亲自到江苏找到了盐城市的领导,乔冠华的侄儿出面联系盐城的领导,没想到当地只安排了一位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出面见章含之,此举让章含之感到心凉,也明白了当地的态度。
章含之提也没有提安葬乔冠华骨灰的事,在当地住了三四天之后就默默回了上海,然而终究要让乔冠华入土为安,章含之思来想去便打算把乔冠华的骨灰安葬在临近的吴县,于是她出面找到吴县的领导。
时任吴县县委书记的管正亲自接待了章含之,在得知章含之的想法之后当即拍板答应了,在当时的环境下,管正的做法是有一定风险的,毕竟乔冠华在晚年受到过审查,直到去世前不久才恢复工作。
章含之对敢于担当的管正很是感激,在当地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章含之选中了面临太湖的华侨公墓,那里山清水秀是一处好地方,就这样乔冠华的骨灰安葬在吴县的华侨公墓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越来越开放,加上旅游业的发展,乔冠华的家乡建湖县就向上级申请,提出希望把乔冠华的骨灰移回建湖县安葬,让乔冠华的墓和故居一起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景点。
章含之和乔冠华的子女在得知这一情况时,起初是不同意的,认为乔冠华已经得到了安息,就无需迁墓。后来经过协调,为了建湖县的经济发展考虑,同意建湖县为乔冠华修建衣冠冢。
2004年,在清明节前夕乔冠华的衣冠冢在建湖县落成,衣冠冢就在乔冠华故居附近,这样一来乔冠华就有了两处墓地。后来在2008年时,乔冠华与第一任妻子龚澎的子女,又为乔冠华和龚澎在华侨公墓二区修建了一处合葬墓。
加上此前章含之为了祭拜方便,2002年在上海的福寿园公墓为乔冠华建的衣冠冢,如此算下来乔冠华就有了4处墓地,实际上除了吴县华侨公墓一区的墓中真正埋有乔冠华的骨灰外,其余三处都是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