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林觉民故居里的《与妻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林觉民故居里的《与妻书》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oldkids.cn/blog/view.php?bid=1784907

中午,从福建博物院出来,我的脑海里还在波动着那位讲解员的叮嘱。她说自己读了博物院展出的林觉民的《与妻书》非常感慨,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希望我们去三坊七巷参观游览时,一定要到林觉民故居,再看看那里的《与妻书》。
我刚刚在博物院的《国家宝藏》专题展中,看过林觉民的《与妻书》。他的爱国而不惧牺牲的理想与信念,深深地感染着我。
《与妻书》是一封绝笔信。它是林觉民在参加广州起义前三天,在一块白方巾上,饱含深情与热血,为深爱的妻子陈意映写下的诀别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我知道林觉民是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然而总督张鸣岐等人已逃,起义军退出时与清军李准部相遇,双方发生激战。林觉民在激战中受伤,最终不幸被俘。
下午,当我来到三坊七巷,找到林觉民故居时发现,他的故居与丁玲故居是同一个宅院。
这次我到福州自由行,事先就有参观丁玲故居的计划,现在它就在三坊七巷景区南后街最北面路口的西侧。
当我走进故居,看到在大门口的庭院里,安放着林觉民塑像,背后的白墙上,写着《与妻书》中的一句话“为天下人谋永福”。


我感到那古旧的建筑,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这方古色古香的天地里,曾经的温馨与后来的悲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觉民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与妻子陈意映本过着平静而恩爱的生活。然而,在那个风雨如晦、山河破碎的时代,他无法独善其身。“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是他的心声,也是那个时代无数热血青年的呐喊。
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充满了对妻子深深的爱恋与愧疚。“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他回忆着与妻子花前月下的柔情蜜意,那些相伴的美好时光,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但为了四万万同胞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他不得不舍小家为大家,将对妻子的爱深埋心底,以决绝的姿态投身革命。
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每一个笔触都饱含着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却又不得不选择分离。更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为革命慷慨赴死的大义凛然。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他深知,没有国,哪有家。在国家危亡之际,个人的幸福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他以自己的生命为笔,以热血为墨,书写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担当。
林觉民的牺牲,是舍小家为大家,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不再遭受苦难,让更多的有情人能够自由地相爱,让国家能够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压迫。
我站在故居中,透过那封《与妻书》,仿佛能看到林觉民坚毅的面容和视死如归的眼神。他告别了温柔的妻子,告别了年迈的父亲,毅然决然地走向了革命的战场。
广州起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林觉民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林觉民1887年出生。他的《与妻书》是我读过的最感人的书信。据说,他的儿子林仲新在一次逃亡过程中,遭遇土匪拦路抢劫。土匪打开此书看了以后,感动得跪地嚎啕大哭,放过林仲新并悉数奉还钱财。林觉民是富家子弟,才华横溢。13岁的时候,他就说少年不望万户侯。《与妻书》是他写给自己妻子陈意映的。写完这封信以后没有几天,他就英勇就义了,终年24岁。而他的妻子陈意映强忍痛苦为他早产诞下一子,两年以后抑郁而终,追随他而去,年仅22岁。
这篇《与妻书》是当年半文半白的写法。现在,我找到了此信的白话版,码字如下——
意映爱妻如见:
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别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人世间一个活人;你看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不忍写完又想写完。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心里头,上上下下,想来想去,就是对你割舍不下呀。
我极其爱你,就是这爱你的念头,使我勇敢地走向死亡啊。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那思想迂腐的人,勉强自己抑制感情啊。就拿老话说,“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先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当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啊!
你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我实在是不能忘掉你啊!回忆后街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又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刚结婚三四个月,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映照在墙上,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不能开口,况且因你怀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守到死,可是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这样做呢?还是你能这样做呢?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离别分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我们两地双眼望穿,尸骨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曾见过破镜能重圆的?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今天我和你幸好双双健在,天下的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那么多不能一一计算,像钟情的自己和你这样的,又能怎么办呢?或者我比你先死,或者你比你先死,我现在这样能有别的打算呢?只能说如果我们不能生活在一起,那么我愿意在阴间跟随你,希望你不要因为失去我而过分悲痛。
你从来没看过我的志向,还以为我会把你抛弃,说些苟且偷生的话吧?我是真的希望跟你共同生活到老,不过根据现在的形势,天灾人祸,实在预料不到什么时候就会发生,我又怎么能忍心抛下你去死呢?我死了而使你生活得幸福,我是一点儿遗憾也没有了,你又何必为我的死感到悲哀呢?我活着的时候常希望天下有大的变动,现在这变动真的要来了,我就这样大踏步行进在这条道路上,按照我原本的心意去做,你应当为我高兴才是,又为什么悲伤呢?
我平日不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这么回事,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我而悲哀了。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的地方;可是告诉你,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心的呀。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只怕不周到。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图自己幸福。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此书领会没写完的话。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见到我吧,写到这里太悲痛了!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亲笔。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一定要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这是我最后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