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河图洛书”与华夏古人的数字崇拜及时空认识
后山:“河图洛书”与华夏古人的数字崇拜及时空认识
数字,是人类最初从动物界分离出来而成为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悠久的华夏文化长河中,“河图洛书”不仅是古代卜筮文化的瑰宝,更是古人对数字崇拜与时空理解的深刻体现。
“河图洛书”中蕴含的古人对宇宙秩序的认识,以及他们对时空概念的初步构建是什么呢?
古人看到,数字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就认为它们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基石。从“河图”中的数字排列,古人找到了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而“洛书”则通过九宫格的形式,将数字与方位、季节等时空因素结合,展现了古人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
数字的出现使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聪明,并为进一步开发智慧奠定了基础。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家菲洛劳斯说:“庞大、万能和完美无缺是数字的力量所在,它是人类生活的开始和主宰者,是一切事物的参与者。没有数字,一切都是混乱和黑暗的。”
因此,远古时期的人类非常崇拜数字,这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在文化启蒙之初的共同特征。在“河图洛书”的数字游戏中,古人试图通过抽象的数字来把握具体的宇宙现象,这种尝试,无疑是数字崇拜的升华。
古人通过“河图洛书”理解时空,与他们的哲学思想、宗教意识紧密相连。古人逐步发现,天地万物都是有序运行的,这种秩序体现在数字的排列组合上。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行、季节的更替等,都可以用数字及数字关系来表达,于是,他们相信掌握了数字规律,就能够洞察宇宙的秘密,从而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当然,古人的时空观念并非静止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在后来的道教、儒家等思想体系中,“河图洛书”被赋予了更多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在道教中,“河图洛书”成为了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的重要依据。在儒家学说中,“河图洛书”则是阐释道德伦理和社会治理的经典范例。对“河图洛书”这些不同的解读和应用,反映了古人对时空理解的多维度探索。
在“河图洛书”图案和数字背后,是古人对宇宙秩序的探寻和对生命意义的追索。现代科学为人类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时空模型,但“河图洛书”这类人类童年的智慧,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解读。通过研究和解读,窥见古人的思维模式,启迪我们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不是很有意思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