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是什么意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是什么意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3956039.aspx

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强制取得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并给予合理补偿的行为所应遵循的步骤和流程。

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前期准备:包括规划选址、项目论证等,确定征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公告与告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征收土地前进行公告,告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征收范围、征收目的、征收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相关事项。同时,要确保被征收人知晓其权利和义务。

  3. 调查登记:对被征收土地的现状、权属、地上附着物等进行调查登记,为后续的补偿工作提供依据。

  4. 方案制定与审批:制定征收补偿方案,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告。征收补偿方案应包括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地点、搬迁期限等内容。

  5. 签订补偿协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事宜进行协商,签订补偿协议。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6. 实施征收:根据批准的征收方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土地征收工作,将土地交付给用地单位。

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旨在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土地征收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土地征收补偿款支付时间

土地征收的补偿款支付时间通常并不是在征收当时就立即全部给到。一般来说,征收方会与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协议,约定补偿款的支付方式和时间。

在协议约定的时间内,征收方应按照约定将补偿款足额支付给被征收人。如果征收方未按照约定时间支付,被征收人可以依据协议约定要求征收方支付违约金,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补偿款的支付延迟,比如征收程序的审批、资金的调配等。但无论如何,征收方都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及时支付补偿款,以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具体内容

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在进行土地征收之前,需对拟征收土地的建设项目进行用地预审,确保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要求。

  2. 征收土地公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拟征收土地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公告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等事项。

  3. 组织听证: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征收补偿标准等有异议的,可以申请举行听证会。

  4. 签订补偿协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与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就征收补偿等事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补偿协议。

  5. 征收土地审批:经依法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布征收土地决定,并组织实施。

  6. 土地补偿安置:按照补偿协议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7. 交付土地:征收土地各项补偿费用落实到位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及时交付土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