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朋友圈小心翼翼就算了 现在连微信签名都要被审判
发朋友圈小心翼翼就算了 现在连微信签名都要被审判
前段时间,一个抖音视频引发了广泛讨论。视频中,博主通过分析别人的微信个性签名,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状态。例如,有人的签名是"人间一趟,发财至上",博主便断定这人是个穷光蛋;看到"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博主则认为这是个老倒霉蛋。
这种分析方式在评论区引发了热议。有人觉得博主分析得头头是道,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在瞎扯。例如,有位网友的签名是"略帅于吴彦祖",显然这是句玩笑话。
这个话题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在于它触及了现代人对社交媒体表达的焦虑。这个视频在抖音上获得了80万次分享和25万条评论,显示出人们对个性签名的关注度之高。
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个性签名?
个性签名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USENET平台,后来在QQ时代广为流行。它本是一个表达态度和心情的地方,可以写座右铭、非主流文案或近期感受。然而,如今的微信个性签名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023年4月,微博上曾出现过一个热搜话题"朋友圈没有了生活的痕迹",阅读量高达6.3亿,讨论量达7.4万。这个话题反映了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的减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
社交圈子的复杂化:以前我们在QQ空间发"如果爱请深爱",是因为那时的社交圈简单,主要由同学和朋友组成,大家的价值观相似。但随着社交圈的扩大,出现了领导、甲方、陌生人等不同身份的人,这使得我们在分享时需要考虑更多。
网络与现实的融合:过去,我们在电脑上使用QQ,网络和现实是分开的。但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网络言行和现实人设逐渐融合。我们在朋友圈的每一次分享,都可能影响到现实中的形象。
"朋友圈识人"现象的兴起
最近两年,"朋友圈识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HR会通过分析员工的朋友圈来判断是否录用,异性之间也会通过朋友圈细节来了解对方。这种现象使得朋友圈成为了一面人设镜子,大家的分享开始趋于一种"经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朋友圈的访客,是未来的自己。"最近流行的恢复QQ说说的工具,让人们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删除的说说。这说明,最真实的自己往往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