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道:损有余补不足还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道与人道:损有余补不足还是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道主张"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道则表现为"损不足以奉有余"。这种看似矛盾的对立关系,在《道德经》中得到了深刻的阐述。本文将通过原文解读、现实案例分析,探讨天道与人道的本质差异,并揭示圣人之道如何在其中寻求平衡。
天道与人道的对立
【原文】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于天下?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功成而弗居。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译文】
天下的道理,就好像拉弓射箭。高了就降低,低了就抬高。有余就减少,缺少就补充。所以,天之道就是损多余的来补益不足的;但是人之道却是不同的,是损不足的来奉养有余的。谁能以有余奉养天下呢?只有圣人了吧!所以圣人作为但不占有,功成但不居功。就像这样,圣人并不想展现自己的贤德。
天道:自然界的平均法则
天道很简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只能从高到低传导,可以说天道是讲求个平均的,高了就抹平,低了就填上。这就是天之道,损有余益不足。
人道:社会中的马太效应
但是人之道恰恰相反,人不喜欢平均,人喜欢扎堆。就比如说孩子上学,所有人都想去最好的学校,没有人会去主动平均到差的学校上学。好的学校也不会平均师资给差的学校,反倒是好的学校师资实力会越来越强。
我们会发现,人都是慕强的,赢者通吃,败者消失,这就是马太效应。山高人为峰,人只喜欢争先,所有人都是恐后。
人道的残酷性与局限性
没人会去主动给下面补充,世界五百强不会找到业内快倒闭的公司说,我来补益你一下,咱们平均平均,大家都平均一下水平。反倒是会来趁机鲸吞蚕食,这就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缺少的,连一点活路都不给你留,落后就要挨打。
虽然人之道是如此,但是对弱者就太残忍了,行业会被巨头垄断,资本会被寡头把控,土地水石油等资源也会被过度集中,弱小的国家和穷人会失去生存空间。那要怎么打破这种集中呢?只能靠圣人!
圣人之道:平衡天道与人道
靠转移支付,靠限制集中,靠国有或集体所有等手段把控核心资源,靠扶贫靠福利保障做天道的事情。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完全自由的市场下,最后所有的财富都会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其他全部人都要破产。这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强者恒强,强者愈强,强者垄断。用各种数学模型来模拟,最后的解都是如此,所有人都失去竞争资格,市场才会最终稳定。
但是剩下的人会等到那个终点来临吗?其实当半数人吃不上饭的时候,暴动就会发生了,历朝历代再强大的政权,都坚持不到那个时候,都是在中途就遭遇了造反而结束。而新的周期也是如此,土地兼并到一定水平,饿死人太多就又不得不造反。
实现理想社会的路径
要想打破这种轮回,就需要有一个避免集中的制度,打土豪分田地,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一切利益属于集体,属于国家,不允许寡头出现,这就是咱们得到的最优解。
其实这就是圣人之道,这就是反人性的,就是所谓神性。想要实现这个理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国家做到了,而做到这件事的人,如同太阳一般,彪炳千古。这个人是谁,大家自己去想,我认为全世界在未来的一千年内,按照概率来算,只能出这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