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看好2025年稀土上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看好2025年稀土上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2699544305/316319118

稀土作为国家实行生产总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产品,其2024年指标增速放缓,同时下游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开始氧化镨钕供需将出现缺口。本文将从政策监管、供需平衡、价格走势及下游应用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稀土产业的发展前景。

稀土生产总量控制与政策监管

国内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受到严格管控,预期其增长将与市场需求增长以及环境承载能力密切相关,弹性有限。2023年,我国稀土矿开采指标25.5万吨,同比增长21.4%;稀土冶炼分离指标24.4万吨,同比增长20.7%。2024年2月,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指标分别为13.5万吨和12.7万吨;8月20日下达第二批指标,与第一批持平;2024年全年稀土矿开采指标较2023年增长5.9%。此外,2024年10月1日《稀土管理条例》落地执行,对黑稀土和不合规的冶炼分离产能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管控,后续不合规产能有望陆续出清。

下游需求空间广阔

稀土永磁是稀土最大的消费领域,是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核心功能材料,是自动化、智能化必不可少的要素,工业电机、变频空调、节能电梯等细分领域内稀土永磁电机渗透率的提升将带动稀土需求的大幅提升。同时,在车端与机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较高的前提下,叠加大厂入局+技术迭代+政策催化的加持,人形机器人发展有望持续推进,2025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我们预计24-26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增速为9%/9%/7%,到2026年需求量将达到10.6万吨,其中工业电机和新能源领域增速最快。预计自2025年开始氧化镨钕的供需出现缺口,且缺口将持续扩大。

稀土价格历史复盘

2010-2011年,行业供给无序,市场上存在严重的稀土非法开采和走私问题,为了抑制资源流失,国家推出严格的出口管控,并加大对黑稀土的打击力度,在系列措施以及市场囤货行为的助推下,氧化镨钕价格从2010年初的10.8万元/吨暴涨至2011年6月的127.5万元/吨,其后又迅速回落。

2016年,工信部发布《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稀土年度开采量控制在14万吨以内。伴随着对黑稀土的严厉打击和全国性环保督察工作的展开,稀土价格再度启动,从2016年10月的24.5万元/吨升至2017年8月的51万元/吨,价格翻倍。

2020年,新能源汽车需求开始爆发,电车对钕铁硼的需求提振了稀土需求,氧化镨钕价格由2020年4月的26.0万元/吨大涨至2022年2月的111.1万元/吨,这一轮涨价周期持续时间较久,后续随着电动汽车产销量增速的放缓,稀土价格逐渐回落。

稀土元素特性与全球分布

稀土包括7种轻稀土元素和10种中重稀土元素。稀土是17种元素的总称,包括15种镧系元素以及过渡金属钪和钇,并按原子序数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中重稀土包括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钪。分不同元素来看,镧、铈主要用于玻璃陶瓷、抛光、照明、储氢、石油和汽车尾气催化、冶金工业等领域;钇、铕多用于照明、高清显示、核工业等领域;钕、镨、镝、铽、钐主要用于永磁部门,是制造风机、电动汽车、节能家电、机器人等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钆具有高度的顺磁性,常用作核磁共振成像的显影剂。在所有稀土元素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钕、铈、镧,占比分别为33%、32%、20%。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稀土供应国及增量来源。稀土资源分布集中。据USGS数据,全球稀土资源储量大约为1.1亿吨。其中,中国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占全球资源的40%;中国、越南、巴西、俄罗斯合计CR4达到88%。中重稀土含量高的离子型稀土矿分布则更为集中,仅中国、缅甸等少数国家拥有。中国稀土资源“北轻南重”,轻稀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东等北部省份及四川省部分地区;中重稀土主要集中在江西赣州地区、广东粤东地区、广西、福建、湖南等地。

中国稀土矿产量、增量世界第一。2023年我国稀土矿产量24.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68%;较2022年增加3.0万吨,占全球增量的60%。整体来看,我国稀土矿产品在全球的占比常年保持在60%以上,能够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同时,保证全球的主导地位。

中国稀土开采成本优势突出。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世界第一大稀土矿,稀土储量超过全国80%,平均含稀土氧化物(REO)3%-5%,工业储量3632万吨REO,且铁矿的采选过程进一步摊薄了成本。

2023年国内指标充裕,2024年指标增速放缓

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指标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2023年,我国稀土矿开采指标25.5万吨,同比增长21.4%;稀土冶炼分离指标24.4万吨,同比增长20.7%。2024年2月,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达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指标分别为13.5万吨和12.7万吨;8月20日下达第二批指标,与第一批持平;2024年全年轻稀土与中重稀土开采指标较2023年增长5.9%。在持续增长的需求下,指标保持增长,一定程度上,行业供给由指标调节向市场化调节转向。

国务院发布《稀土管理条例》,提振市场信心

国务院发布《稀土管理条例》,10月1日开始执行。《稀土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于2021年1月发布,在2024年6月29日正式发布,自2024年10月1日开始施行,且发布的部门由工信部更改为国务院,提振市场信心。《条例》中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保护,健全了稀土的管理体制,加大对进出口的管控,进一步限制“黑稀土”产品。从中长期来看,稀土行业基本面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黑稀土出清,供给有序,产业高度集中,稀土开采冶炼严格按照配额管控。

海外稀土资源短期难见大幅增量

美国是中国外第二大稀土矿供应国,核心在产资源为MountainPass。Mountain Pass以产出氟碳铈轻稀土矿为主,稀土储量约130万吨REO,平均REO品位为7.98%。2023年11月,公司公告称计划扩大产能至6万吨/年(目前为4万吨/年),预计在4年内达产。2021-2023年,MP的稀土矿产量分别为4.24/4.25/4.16万吨REO,由于目前公司分离产能较小,2024年前三季度金属镨钕产量合计仅881吨,目前主要出口到中国进行冶炼分离。

澳大利亚Mount Weld矿山储量增加,但品位下滑。Mt Weld以轻稀土为主,截至2024年6月,稀土氧化物总储量达206.4万吨REO,相较于2018年增加了22%,但氧化物含量却从8.6%下降至6.4%。2021-2023年,公司稀土矿产量分别为1.56/1.66/1.40万吨REO;矿山产出的稀土精矿全部供给马来西亚关丹冶炼厂进行冶炼分离,2021-2023年氧化镨钕产量分别为0.54/0.58/0.60万吨。

缅甸矿是我国中重稀土重要来源,供给存在不稳定性。缅甸稀土矿以中重稀土为主,产地主要集中在克钦邦的板瓦地区,已经形成了矿山开采、矿产品初加工、稀土矿产品出口的产业链,年产量超过3万吨REO。缅甸产出的稀土矿主要出口到我国进行冶炼分离,是我国中重稀土重要来源,2022-2024H1我国自缅甸进口的未列明氧化稀土量分别为1.14/4.17/2.27万吨。缅甸当地局势较为动荡,今年10月末有消息传出当地稀土矿开采已停滞,原料出口受到一定阻碍。

冶炼分离产能高度集中在国内,这也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目前,中国外仅莱纳斯一家企业具备规模稀土冶炼分离能力,中国在稀土冶炼分离环节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领先,产能充裕。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稀土分离量约为33.73万吨REO,与控制指标之间的差距由进口矿和独居石等来源补足。

稀土冶炼扩张困境。因为稀土矿包含多种元素在一起,这些元素化学和物理性质相似,把每个金属单独分离出来比较困难。稀土矿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对环境影响大,处理来自稀土加工厂的放射性废物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且开发过程往往带来多种环境问题,以工业上处理氟碳铈矿主流工艺氧化焙烧—盐酸浸出工艺为例,这一方法处理氟碳铈矿的生产成本比较低,但氧化焙烧时易产生氟化稀土,导致处理流程长,酸碱消耗量大以及含氟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因此,海外稀土冶炼分离产能扩张长期受到环保、技术等因素制约。

稀土需求持续增长

新能源车产销量持续超预期,中长期汽车电动化趋势确定。从国内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从补贴驱动逐步切换向市场驱动发展,行业成长迅猛。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欧洲市场方面,补贴虽然有所下滑,但在碳排放政策不断加码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大量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美国市场方面,拜登政府持续出台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提出2030年实现美国销售汽车中半数为新能源汽车目标,政策驱动下,有望加速发展。

政策支持节能电机发展,增加永磁需求。2022年6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加快电机更新升级,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2024年3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到2027年,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

2025年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元年。据国信研究所汽车组研报,在车端与机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较高的前提下,叠加大厂入局+技术迭代+政策催化的加持,人形机器人发展有望持续推进,2025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由于控制精度需求,人形机器人驱动电机对钕铁硼需求更大。以特斯拉机器人为例,其搭载了包括无框电机和空心杯电机总数量达到了约40台,每个电机大小不同,需用高性能钕铁硼材料50~100g不等,取中值则1台人形机器人需要3kg左右。研究机构Omdia最新研究报告《2021—2030年机器人硬件市场预测》称,预计到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超过10000台,到2030年达到38000台。

稀土供需平衡表

基于对磁材需求的分析,我们看到未来五年新能源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电机、变频空调、节能电梯等领域内稀土永磁电机渗透率的提升将带动氧化镨钕需求的大幅提升。我们预计24-26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增速为9%/9%/ 7%,到2026年需求量将达到10.6万吨,其中工业电机和新能源领域增速最快。预计自25年开始氧化镨钕的供需出现缺口,且缺口将持续扩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