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从煤炭大市到能源强市的绿色转型之路
长治市:从煤炭大市到能源强市的绿色转型之路
长治市作为资源型城市,长期以煤炭产业为主。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视域下,长治市奋勇争先,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新兴产业向链式、优势产业向集群转型,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长治作为资源型城市,长期以煤炭产业为主。
智能化转型:从“人控”到“智控”
在长治余吾煤业调度指挥中心,109平方米的巨型电子屏幕上,井下人员动向、设备状态一览无余,各系统生产数据实时共享。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全流程一体化协同管理,矿山数据智能化精准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实时精细感知安全、生产、运营的“心跳”和“脉搏”。
长治余吾煤业调度指挥中心。
煤炭是长治的传统主导产业,也是求变图强的重要支柱。长治市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煤炭稳产稳供能力,1-8月全市原煤产量1.08亿吨。同步加快智能绿色矿山建设,累计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15处、智能化矿井17座,实施绿色开采矿井22座,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95%。
漳村煤矿向智转型,实现从“人控”到“智控”的提质升级。
绿色低碳转型:从能源大市到能源强市
长治市锚定“双碳”目标,奋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扎实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优化组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从能源大市向能源强市提质提速迈进。
中节能壶关树掌二期100兆瓦风电场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长治市加快建设国家级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以发展高端精细煤化工为方向,推动煤焦油高附加值成分提取、粗苯向医药中间体转化。依托潞安化工、潞宝集团延伸发展焦炉煤气—粗苯—己内酰胺—尼龙新材料等高端产业链,发挥焦炉煤气、工业尾气制氢资源优势,开展制氢加氢一体站示范建设,打造氢能全产业链。
潞安化工晋华炉。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长治市聚焦打造全国LED产业之都,积极落实激励LED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巩固LED光源、显示行业领先地位,加快突破外延芯片、封测等关键环节,围绕应用端带动产业集聚。光伏产业加快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金刚石线扩产等项目建设,打造全链条光伏产业基地。
潞城仁和储能电站升压站。
长治市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着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配套协作,向传统产业挖潜增效,为新兴产业精准布局。领军企业和龙头项目围绕产业上下游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一批成长性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长治市推进育主体、建平台、强产业、聚人才、优生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实现“共融共舞”。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持续打造科创人才集聚高地,突出“人才+项目+产业”导向,柔性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团队,新建35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6家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
中科潞安是长治市高新区半导体光电领域的创新型先进企业。
长治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近3年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0%、52%、40%,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