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
“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传染性极强的革兰阴性菌。据统计,全球约50%的人口感染了这种细菌,而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感染率更是高达80%,男性感染率略高于女性。
H.pylori感染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胃炎以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等。此外,它还可能与一些胃肠外疾病,如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
PPI-阿莫西林二联疗法的前世今生
二联疗法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Unge等提出。目前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主要分为三代:第一代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第二代的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以及新一代的艾普拉唑。与第一代PPI相比,第二代PPI起效更快,抑酸作用更强、更持久。
研究表明,含高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的二联疗法能获得更高的根除率。这种疗法主要采用PPI+阿莫西林的组合方式,并在Hp根除治疗中初见成效。然而,由于PPI总剂量过低,不能充分抑制胃酸分泌,不利于阿莫西林发挥杀菌作用,导致根除率较低,该方案逐渐被三联疗法取代。
近年来,改良二联方案,即高剂量PPI联合阿莫西林重新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2021年发表的一项网状meta分析显示,高剂量二联疗法按意向治疗(ITT)和按方案(PP)分析的根除率均居首位,同时不良事件最少,因此可成为亚洲人群根除Hp的最佳一线治疗方案。
高剂量二联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一项研究采用艾司奥美拉唑40毫克2次/日和阿莫西林1.0克3次/日治疗14天的方案。结果显示,高剂量二联疗法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为7.5%,主要是消化不良、腹泻和皮疹;根除率达96.1%;依从性98.75%。
另一项来自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采用艾司奥美拉唑20毫克4次/日和阿莫西林0.75克4次/日治疗14天的方案。结果显示,高剂量二联疗法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主要是消化不良、腹泻和皮疹;根除率91.0%;依从性96.6%。
高剂量PPI-阿莫西林二联疗法分析
高剂量二联疗法具有不良反应少、药物品种少、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可能成为一线方案进行经验性治疗,并且可作为多次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方案。然而,兰索拉唑/右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的高剂量二联方案的根除率较低,但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此方案的使用存在争议,药物的使用剂量、服药频次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二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一项研究将240例患者分为四组,经过14天治疗后,通过4周后的13C呼气试验分析疗效。
二联疗法实际应用中问题
- 医保不支持:超剂量用药、超说明书用药
- 门诊审方无法判断处方合理性
- 国内外指南中没有太多推荐
小结
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高剂量二联方案对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与铋剂四联方案无明显差异,但二联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更高,有可能成为经验性的一线治疗方案,或者成为一线、二线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方案。
但是已发表的前瞻性研究仍有不足,大部分研究收集的样本量较少,需要后期扩大样本量的研究。此外,不同研究采用的二联方案的疗程存在差异,缩短至7天、10天或者延长至14天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哪种更好,以及药物剂量和给药频次也存在差异,还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另外,二联方案常用的抗生素为阿莫西林,但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西他沙星、多西环素等抗生素能否替代阿莫西林,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
[1] 许慧梅, 马雪妮, 程龙, 等. 二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 32(2): 228—231.
[2] 邱红, 陈宇桥, 陈万群, 等. 改良二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 2021: 1-6.
[3] 孙寅力, 张振玉. 二联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 2021, 26 (3) : 160-163
[4] 金永泉. 根除幽门螺杆菌新方案:高剂量二联疗法[J]. 共识指南. 2021, 52-53.
[5] Zhu YJ, Zhang Y, Wang TY, et, al. High dose PPI-amoxicillin du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Therap Adv Gastroenterol. 2020,13: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