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科植物:形态特征、经济价值及百子莲亚科详解
石蒜科植物:形态特征、经济价值及百子莲亚科详解
石蒜科是单子叶植物纲中一个重要的科,包含约60属800多种植物,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地区。这个科的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石蒜科的形态特征、经济价值及其下属三个亚科,特别是百子莲亚科的植物学史、形态特征和具体物种。
石蒜科概述
石蒜科(学名:Amaryllidaceae)是单子叶植物纲,天门冬目的一个科。石蒜科分为三个亚科,约有60属,800多种,主要生长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地区,中国有12属约25种。早期的分类系统(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石蒜科分类在百合目内,2003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和葱科及百子莲科合并,也可以单分。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极少数为半灌木、灌木以至乔木状。具鳞茎、根状茎或块茎。叶多数基生,多少呈线形,全缘或有刺状锯齿。
花单生或排列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圆锥花序,通常具佛焰苞状总苞,总苞片1至数枚,膜质;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为左右对称;花被片6,2轮;花被管和副花冠存在或不存在;雄蕊通常6,着生于花被管喉部或基生,花药背着或基着,通常内向开裂;子房下位,3室,中轴胎座,每室具有胚珠多数或少数,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或3裂。蒴果多数背裂或不整齐开裂,很少为浆果状;种子含有胚乳。
主要价值
该科许多种类富有经济价值,观赏植物有水仙、君子兰、葱莲、文殊兰、朱顶红、晚香玉、水鬼蕉、网球花等。药用植物有石蒜属,其鳞茎均含有石蒜碱,可作吐根代用品;某些种类还含有加兰他敏(Galanthamine)、力可拉敏(Lycoramine),临床上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要药。水仙除栽培供观赏外,鳞茎也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可供药用。龙舌兰属植物含有甾体皂苷元,是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仙茅的根状茎药用有补肾壮阳、散寒除痹之效。龙舌兰属植物的纤维通称龙舌兰麻类,其纤维硬长,质地优良,是国防工业、民用工业的重要原料。
下属亚科
- 百子莲亚科(Agapanthoideae)
- 葱亚科(Allioideae)
- 石蒜亚科(Amaryllidoideae)
百子莲亚科
百子莲亚科(学名:Agapanthoideae),属石蒜科,只有一属—百子莲属(Agapanthus L'Hér.)约十几种,原生于南非,作为观赏花卉被各地引种,都叫做百子莲。
植物学史
雷顿(Leighton)在1965年发表的文献里,将百子莲属分类为下列十个种:百子莲、铃花百子莲、具茎百子莲、蔻第百子莲、德拉肯斯堡百子莲、早花百子莲、康普顿百子莲、戴尔百子莲、垂花百子莲、瓦许百子莲。宗纳维尔与邓肯(Zonneveld and Duncan)在2003年发表的研究报告里,将上述十种百子莲属植物重新分类,只留下最前面的六个种(百子莲~早花百子莲),而将其余的四个种(康普顿百子莲~瓦许百子莲)改分类为亚种或同种异名。
先前的分类系统将百子莲属分类为石蒜科或葱科的一个属,最近则有人认为应将百子莲属分类为百子莲科的一个属,而百子莲科内只有百子莲属一个属。(参见:Indices Nominum Supragenericorum Plantarum Vascularium)
非洲类百子莲在美国第7至第11植物生长区域也能够顺利生长。(USDA plant hardiness zones 7 through 11). 在低数字的美国植物生长区域种植,需要将根部植入更深的土壤里,土壤亦需要更湿润和足够的腐土。百子莲属植物可以用分球繁殖或是用种子繁殖。
属名Agapanthus源于希腊语agape(爱情)和anthos(花)的合成词,指花朵美丽可爱。
形态特征
草本;叶基生,长而狭;花多朵排成一顶生的伞形花序;苞片2,佛焰苞状,早落;花被合瓣,漏斗状,裂片长椭圆形;雄蕊6;子房上位,3室;蒴果室裂。
百子莲
百子莲(学名:Agapanthus africanus)是石蒜科百子莲属植物。
产地生境
原产南非,中国各地多有栽培。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夏季凉爽、冬季温暖,5-10月温度在20-25℃,11月至翌年4月温度在5-12℃。如冬季土壤湿度大,温度超过25℃,茎叶生长旺盛,妨碍休眠,会直接影响翌年正常开花。光照对生长与开花有一定影响。土壤要求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pH在5.5-6.5。
主要价值
百子莲可做切花,也可以作为插花、瓶花用材。百子莲花型秀丽,适于盆栽作室内观赏,在中国南方置半阴处栽培,作岩石园和花境的点缀植物。中国北方需温室越冬,温暖地区可庭院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