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仿牌被海关查出,究竟会面临何种处罚?
聚焦!仿牌被海关查出,究竟会面临何种处罚?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对仿牌货物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本文将详细介绍海关对仿牌货物的查验方式、处理方式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仿牌行为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海关对仿牌货物的查验方式
海关在查验过程中,会通过多种方式发现仿牌货物。
- 开箱检查报关单信息:会开箱查看报关单信息是否一致,包括名称、数量、申报价值等。
- 检查侵权情况:海关会检查货物是否存在侵权情况,对于名牌、仿牌、厂牌、吊牌、R 标、Logo 等会仔细区分。例如,在对一个集装箱进行查验时,可能会发现标有 “耐克钩图形”“adidas 及三斜杠图形”“REEBOK”“AJ ARMANI JEANS” 等标识的运动鞋,经相关权利人确认,若涉嫌侵犯商标权,这批货物就会被扣留。
- 查询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系统:海关还会通过查询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系统等渠道,了解货物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如果货物的 LOGO 在海关知识产权备案系统里查到有备案信息(完全一致或者类似)且不能网上授权(非原厂生产),就会被认定为仿牌,即侵权。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如出口货物中使用与大牌产品品牌名高度相似的仿制品牌名、在商品描述中使用他人的商标、进行产地伪造等行为,也容易被海关认定为侵权。
总之,海关通过多种手段严格查验货物,以确保进出口贸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仿牌货物保持高度警惕。
海关对仿牌货物的处理方式
调查核实
当海关在查验过程中发现仿牌货物时,会立即展开详细的调查和核实工作。海关会要求涉及的企业或个人积极配合,如实提供与仿牌货物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货物的来源、数量、销售渠道等关键内容。面对海关的调查,企业或个人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当前货物的处理结果,还会对企业或个人未来的进出口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依法处理
海关依据《海关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仿牌行为进行处理。如果仿牌货物涉及逃税、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海关会依法追缴税款和滞纳金,并要求涉事企业或个人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同时,海关还会根据情节轻重对仿牌行为处以罚款。据统计,罚款金额通常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而定,一般在货物价值的一定比例范围内,例如货物价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罚款。
可能的法律后果
仿牌货物涉及的法律后果较为严重。
- 民事责任:如果仿牌商品涉及到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依法要求仿牌方赔偿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 刑事责任:如果仿牌商品涉及到走私、知识产权侵权等犯罪行为,海关会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例如,销售金额达 5 万元以上的行为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 对企业信誉和经营状况的影响:仿牌商品的查处也会对涉事企业的信誉和经营状况造成极大的影响。企业可能面临信用等级下降、报关资格被取消等后果,这将严重限制其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海关监管要求,确保进出口商品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具体处罚规定
没收侵权货物
在知识产权保护案例中,当事人委托代理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出口西班牙一批遥控器,实际出口货物中有标有 “SAMSUNG” 标识的遥控器 1500 台、标有 “LG” 标识的遥控器 7250 台,经调查认定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货物,海关决定没收上述侵权遥控器。
罚款规定
海关对仿牌货物的罚款标准为并处货物价值百分之三十以下罚款。在 “出口假冒商标产品被海关没收并进行行政处罚” 的案例中,当事人出口带有 “SAMSUNG”“LG” 的遥控器侵犯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和株式会社 LG 的商标专用权,货值合计 110124.00 元人民币,海关决定没收侵权遥控器并处以罚款人民币 11012.40 元,罚款金额等于货值的 10%,符合相应处罚标准。再如出口一批路由器货值大约 48 万人民币,因产品上有未经认证的 “ul” 标识被认定侵权,最终罚款 4.79 万,约为货值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