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调查:网上药店全时段处方“秒开”,病情核实形同虚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调查:网上药店全时段处方“秒开”,病情核实形同虚设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8612214_114988/?pvid=000115_3w_a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在线问诊购药已成为许多人的首选。然而,这种便利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多家网上药店存在处方药随意开具的问题,甚至出现"先药后方"、病情核实形同虚设等违规行为。

今年4月以来,新京报记者分别在多家药品零售平台的网售药店及购药App购买处方药,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售药店及App均可全时段实现处方"秒开",购药人也不必出示有效处方,甚至不曾患病,只要有购药需求,就可以买到处方药。线上的病情核实、复诊要求也形同虚设,需要填写的就诊疾病类型、购药处方等,通过平台连接到互联网医院的医生,通通都能解决;患者还可以自我诊断,医生再对症下药,实现"先药后方"。更有甚者,在购药人提交的疾病症状明显不对症情况下,未经确认修改诊断,仍能开出药方。


从问诊到开出处方,仅仅用时21秒

4月9日,记者在网售药品平台搜索一款糖尿病处方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并随机选择一家"新特药旗舰店"。在选择单盒后点击开方购买,便进入填写问诊信息页面,需要填写用药人姓名等身份信息,并选择确诊疾病。

记者发现,整个购药过程异常简单快捷。在填写完基本信息后,系统会自动跳转到在线问诊页面,与医生进行视频或文字沟通。然而,记者注意到,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很少对病情进行深入询问,更不会要求提供任何病历或检查报告。在记者描述了一些模糊的症状后,医生便迅速给出了诊断,并开具了处方。

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在购药人提交的疾病症状明显不对症的情况下,医生也未进行任何确认或修改诊断,便直接开出了药方。这种"先药后方"的做法,显然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用药风险。

这种现象并非个案。记者调查发现,多家网上药店都存在类似问题。一些药店甚至在没有医生问诊的情况下,直接通过AI系统生成处方,然后由医生进行审核。这种做法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大大增加了误诊和滥用药物的风险。

这种现象的出现,暴露出当前在线购药平台存在以下问题:

  1. 医生资质审核不严:一些平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合作医生的资质审核不严,导致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生也能在线接诊。

  2. 问诊流于形式:为了追求效率,一些医生在问诊过程中流于形式,很少对病情进行深入询问,更不会要求提供任何病历或检查报告。

  3. 处方审核机制缺失:一些平台缺乏有效的处方审核机制,导致一些明显存在问题的处方也能顺利通过。

  4. 监管不到位: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来规范在线购药行为,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不少漏洞。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用药风险。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在线购药平台的监管,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医生准入门槛,建立有效的处方审核机制,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此外,患者在使用在线购药服务时,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一些所谓的"专家"或"名医",更不要随意购买处方药。如果确实需要购买处方药,一定要先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获取合法处方后再进行购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