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供电局推动和一村全电示范村建设,点亮乡村绿色发展新未来
和平供电局推动和一村全电示范村建设,点亮乡村绿色发展新未来
12月7日上午,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和一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能替代推广活动。活动现场,村民们踊跃参与互动,积极分享家中用电的炊具,如电灶、电饭煲和烤箱等。在电能产品体验区,凹面电灶上铁锅翻腾,米粉在其中跳跃,香气四溢,吸引众多村民驻足观看。更有村民现场登记购买凹面电灶。
这是南方电网广东河源和平供电局(下称“和平供电局”)推动和一村“全电示范村”建设的生动场景。今年以来,和平供电局按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启动“全电示范村”建设,推动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
走进和一村村民黄艺锋的家中,可以看到柴火灶、煤气灶、凹面电灶在厨房一字排开。由于常有宴客需要,黄艺锋家煤气、柴火使用量很大。从朋友处了解到凹面电灶的好处后,黄艺锋为家里添置了凹面电灶。使用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凹面电灶不仅让厨房不再烟熏火燎,墙壁不再变黑,还节省了开支,提高了安全性。
凹面电灶的安全性也是村民们青睐的重要原因。和一村村委安装了凹面电灶后,村委委员朱小冬经常使用。她特别喜欢凹面电灶的定时功能。"日常煲个汤的工夫就要处理其他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熄火、煤气泄漏的危险。现在煲汤、蒸排骨,只要定时30分钟就可以了,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
除农村生活外,电力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和一村地处和平县下车镇北部,与江西定南隔水相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具备发展森林康养、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巨大潜力。
汇友生态农业基地便是和一村探索农旅融合发展的范例。目前该基地己开发土地2235余亩,涵盖蓝莓、脐橙等规模农业种植、休闲观光和民宿餐饮的综合性农场,用电设备有餐厅蒸柜、冻库、烘干机以及农场灌溉的抽水机,集齐多种电气化使用场景。
近年来,和一村居民家中的电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多,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同时,村里的鲈鱼养殖、水果种植等农业产业电气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用电需求急剧增长。但此前,村内仅有7台公变,总容量仅为1000千伏安,户均容量仅为2.38千伏安,平均供电半径达643米。
以和一村鲈鱼养殖基地为例,基地占地面积22亩,养殖水面达140万立方,预计每年出品规格加州鲈鱼超过200万斤,产值超过2500万元。据基地负责人黄海华介绍,基地涉及抽水、加氧等用电环节,高峰用电可达每月4万度,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和平供电局共投资430万元,建设中压及低压项目8个,新建中压架空线路2.762千米,新建配变2台。目前6个项目均建成投运,总容量达3500千伏安,户均容量8.19千伏安,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为“全电示范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撑。
"电网基础提升后,既能保障鲈鱼养殖用电安全稳定,还能为我们后续搭建光伏屋顶提供发展基础。"黄海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