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定是否是工亡人员
怎么判定是否是工亡人员
一、怎么判定是否是工亡人员
判定是否为工亡人员,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素。如果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死亡的,通常可认定为工亡。例如,在工厂上班期间,操作机器时发生意外导致死亡。
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死亡的。比如,工人在上班前到车间做开机前的准备工作时遭遇意外死亡。
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死亡的。
四是患职业病死亡的。这需要经过专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为职业病,且因该职业病导致死亡。
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死亡的。
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死亡的。
此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亡)的其他情形也可认定为工亡。具体认定需要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相关证据材料进行判定。
二、工亡后双方和解怎么判
工亡后双方和解,在法律上有以下特点:
(一)和解协议的效力
如果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在不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情形下,和解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它可以确定双方就工亡赔偿等相关事宜达成的一致意见,包括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履行期限等内容。例如,双方约定了一次性支付工亡职工家属一定数额的赔偿金。
(二)工伤保险待遇
即使双方和解,工亡职工家属依法应享有的工伤保险待遇也不应被忽视。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和解协议约定的赔偿数额不应低于法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比如,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法定待遇需满足。
(三)法院审查
如果一方反悔,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和解协议进行审查。若和解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且已履行完毕,法院一般会认可其效力;若和解协议存在显失公平、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情况,法院可能会调整或撤销协议,重新按照法定标准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如何判定为工亡
判定工亡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而死亡的,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形。例如,工人在工厂车间正常上班期间,因机器故障受伤致死。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死亡的。比如上班前在车间做准备工作时发生意外死亡,或者下班后在工作场所收拾工具等收尾工作时遭遇不幸死亡。
(二)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外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死亡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像业务员出差期间因工作事务遭遇交通事故死亡。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死亡的。这里强调非本人主要责任,如果是本人主要责任则不能判定为工亡。
(三)特殊情形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也可视同工亡。
此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也是判定工亡的重要依据,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事实和证据进行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