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能级提升 推动经济进阶
奋进能级提升 推动经济进阶
2024年,肇庆聚力攻坚、快干实干,经济工作实现提质增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典型突破,基层作风持续优化提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肇庆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肇庆城区航拍图。梁亮 摄
以“九九”融湾行动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
融入发展的大势大潮中,方能乘风破浪,加速前行。
肇庆作为大湾区的一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年来,肇庆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以“九九”融湾行动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
肇庆农业、生态、文旅等资源得天独厚,是一个有料的“宝藏城市”。肇庆将立足当地所优打好“特色牌”:当好大湾区“大农场”,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持续建好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当好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让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端上港澳广深市民餐桌。当好大湾区“生态屏障”,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抓好森林抚育和县镇村绿化,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守护好绿水青山。当好大湾区“后花园”,推动老景区焕新、新业态更新、文旅体同兴,继续打响“那么美、这么近,周末到肇庆”旅游品牌。打造大湾区“梦工场”,发挥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作用,吸引更多港澳企业和青年来肇创新创业。
同时,肇庆还将抓好规则机制“软联通”,融入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积极参与“湾区通”工程、数字湾区、“湾事通”建设,推进“药械通”、医保和政务跨境通办,借助港澳“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着力稳外贸引外资,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依托希音、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头部企业,巩固拓展跨境电商集聚发展势头。
不久前,广州新机场获立项批复,未来,肇庆市中心距离民航最高等级的机场只要20分钟车程,在全省各地市里是最近的。
肇庆将强化链接、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广湛、珠肇、深南高铁等项目建设,主动配合推进广州新机场建设,争取尽快启动惠肇高速建设和加快柳广铁路前期工作。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广西梧州、贺州合作,发挥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作用,切实当好承东启西的门户枢纽。
建设更具竞争力的湾区西部制造新城
3000亿元进阶之路,绝不仅是数量之变,更是发展质量之变、产业层次之变和城市能级之变。肇庆靠制造业发家当家兴家,更要推动产业向新向上向强。
近年来,肇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预计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接近4500亿元,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特别是肇庆抓住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和电子信息产业(即“两新一电”产业),并取得长足发展。预计2024年“两新一电”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比2020年增长127.8%、实现四年翻一番,占全市规上工业的25%。
2024年,宁德时代肇庆基地一期项目已经满产达产,二阶段即将投产;璞泰来把华南基地布局肇庆;冠旭电子、喜珍电路、维珍妮等消费电子企业陆续落地投产;金晟新能源布局新材料产业赛道,成为在肇庆诞生的第一家全球“独角兽”企业。
接下来,肇庆将进一步参与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深度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把“两新一电”以及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打造成支柱产业,逐步实现新旧动能衔接;同时,适度参与布局AI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更前沿的产业,尽快实现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000亿元,并朝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打造产业承载平台方面,肇庆持续高水平规划建设“344”产业园区。重点做大做强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大型产业集聚区三个核心功能区。在此基础上,在东部,4个区(市)以肇庆新区为核心,协同推进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东部园区建设水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持续加快产业和人口导入。在西部,4个山区县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依托县城就近扩容提质4个县级产业园区,大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封开绿色建材、德庆风机装备、广宁循环经济、怀集新材料等,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小鹏汽车肇庆工厂。王振宇 摄
真抓实干推进“百千万工程”
过去一年,肇庆“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紧扣“富、净、美、绿、强、治”六字诀,共同绘出具有肇庆特色的“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肇庆抓好县域工业培育发展,东部板块新兴产业加快集聚成势,新能源汽车、金属加工2个千亿级,新型储能、电子信息2个500亿级产业初步构建成型。四会、高要分别进入全国百强县、百强区行列。封开绿色建材、德庆风机、广宁循环经济、怀集新材料等产业年产值不断取得新突破。
全市蔬菜、水果、南药、水产等产业综合产值均达100亿元,并培育出肉桂、罗氏虾等均超50亿元的单品。广宁翡翠湾等一批精品酒店和民宿赢得口碑,乡村马拉松、户外骑行等品牌赛事成功圈粉,“强村公司”“光伏+”等模式赋能村集体持续增收。端州多元治理人居环境、高要光伏兴村富民、怀集县域医共体等3项改革入选2024年省“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之年。肇庆将继续把2025年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年,以头号力度聚力攻坚,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真金白银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强县、促镇、带村一体发展。
抓住产业这个根本,工业方面,肇庆将坚持“一县一园一特色”,推动县域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做强封开绿色建材、广宁循环经济和竹子、德庆风机等产业。农业方面,坚持以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成百上千”工程,继续打造更多百亿元级、超十亿元级农业单品。商业方面,做大怀集绿博城、四会玉器、高要五金等13个大型交易批发市场。农文旅融合方面,串点连线形成更多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更多如德庆西江蓝岸、广宁翡翠湾等乡村酒店和高端民宿。
肇庆还将抓住风貌改造这个基础,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突破”行动,抓好典型镇村建设,推进“3399”交通主干道沿线风貌改造。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做“减法”,在风貌改造提升上做“加法”,在重塑乡村价值上做“美法”,深化乡村美学价值共创行动,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扮靓自己的家园。
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爱群村。赖家乐 摄
为百姓编织起“幸福梦”
人民心声是改革所向。唯有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更好地造福人民,为百姓编织起“幸福梦”。
过去一年,肇庆市民的文娱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肇庆骑楼街风采重现,西江商贸重镇再展新风;鼎湖山景区游客如潮,争相“问鼎祈福”;体操、武术、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先后落地,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过去一年,肇庆市民的生活质量再创新高:4所中小学校跻身首批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好学校、好老师就在家门口;肇庆医学院成功“升本”,高等教育实力更上一层楼;肇庆市妇幼保健院创“三甲”、怀集县人民医院新院、广宁县中医院相继投入使用,群众健康更有保障。
2025年,肇庆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肇庆将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和集团化办学等,加快肇庆中学金利学校、广宁中学新校区等建设。
推进健康肇庆建设,推动优质医疗机构扩容提质和均衡布局,重点抓好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高要区人民医院新院、肇庆高新区中心人民医院等建设,做深做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聚焦县镇村绿化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不断厚植城乡风貌的绿美底色。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探索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肇庆路径。
长风破浪,唯有干在实处,才能成就新的肇庆;亮出目标,唯有咬定青山,才能实现下个千亿。肇庆全市上下将一条心、一起干,以奋斗的你我成就奋进的肇庆,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拼出一个更好的新肇庆。
一线案例
扮靓乡村焕新貌,打造文旅新空间
高要金利让土地资源再生“金”
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肇庆不断深入推进,连片的乡村容貌焕然一新,成为年轻劳动力涌入创业的好选择。
在肇庆高要区金利镇,美丽乡镇正通过“扮靓”村容村貌吸引资本入驻,促进人口回流。被盘活的土地资产重新焕发新活力,让文旅空间火起来,也让当地村民富起来,探索出让土地资源再生“金”的奥秘。
傍晚时分,驶出肇庆高要区金利镇金淘工业园,宁静的爱群村映入眼帘。村内的爱心湖旁新开了一家爱群小院,院内乐队正在调试设备,阿姨有说有笑地串着烤串,络绎不绝的游客在拍照打卡……
金利镇是“中国小五金之乡”,镇内工业氛围浓厚,成熟的产业吸引了十多万外来务工人员。金利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开设爱群小院的目的,既是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也是服务本地企业,丰富职工群众生活,留住产业技能人才。”
与金淘工业园一条马路之隔的爱群村,面朝西江,背靠牛眠山,村内古树成林,心形池塘是这条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灵动的标记。近年来,金利镇围绕“富、净、美、绿、强、治”六字诀,按照“政府引导、龙头带动、村民参与”的共建模式,持续提升爱群风貌。
村口的道路拓宽了,30多间危破房拆掉了,农房外立面重新粉刷了,还新建了公厕、休闲步道、乡村公园。金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村内有3块不连片荒地,经过与村民沟通,按照围炉煮茶、烧烤野炊、共享菜园等业态需求,进行了升级改造,搭好了小院篱笆、砌好了小炉子、犁好了“四小园”的土地……
通过招商引资,金利镇与一家专业做活动策划的公司达成合作,以第一年免租、第二年起返还租金的形式,租用这3块荒地,共同打造乡村小院“微经济”,以提供工作岗位、环境卫生管理与本地食材采购等形式,与村民共建和美爱群。
爱群小院的主理人申明娟说,金利镇单是五金企业就有几千家,有庞大的市场可以挖掘。之前团队为金利的企业做过年会策划,具备原始的客源积累,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拓宽业务。
金利镇政府携手金利园区工会联合会等,组织了20多家本地企业、80多名职工,到爱群村开展园区工会冬季趣味运动会。运动会后,大家纷纷到爱群小院吃烧烤、围炉煮茶、看乐队演出……通过这些方式,爱群小院就收到了多家企业的年会意向订单。
在肇庆大地,在“百千万工程”画笔的描绘下,乡镇农家的“方寸之地”逐步成为老百姓的“致富园”,庭院经济的兴起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引擎。更多乡村文旅新空间正拔地而起,点缀乡村风貌,促进村民增收,持续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配套肇庆重点产业布局
四会金田铜业二期项目加速建设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肇庆四会产业园内东城街道前锋村地块,现场正开展铜带、铜排车间钢结构吊装,铜棒车间基础墙砌筑等施工步骤。这片占地面积达235亩的土地,正是广东金田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有序施工。
“金田一期项目2024年已基本达到满产状态运行,二期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底具备设备安装调试条件,并将于2026年起陆续投产。”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励峰表示。
广东金田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位于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计划建设精密铜合金棒材、异型精密铜排、高端精密合金铜带三条产品生产线。项目主要配套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IGBT半导体、动力电池、风力发电和储能等行业。
“铜排、铜带分条车间项目将分别用于铜排车间、铜带分条车间,其中,铜带分条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万吨铜带分条的生产能力;铜排项目建成后将引进先进的铜排生产装备,形成年产8万吨高端铜排生产能力。”广东金田土建工程师吴胜表示。
而与二期项目一街之隔的,正是2021年7月投产,目前已达到满产状态运行的金田一期项目,在这里,该企业产值从2022年的153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167亿元,再到2024年预计突破200亿元,实现了“一步一个台阶”的稳步飞跃。
虽然只有一街之隔,但一期和二期项目的定位却大不相同。“两期项目主要是产品线和配套方向不一样,一期项目以纯铜产品为主,二期项目将增加合金铜生产线。”励峰表示。
“一期项目主要产品为铜杆,下游市场以线缆行业为主,需求量大,而二期项目则积极响应肇庆市委、市政府号召,贴近肇庆重点产业发展,聚焦新能源、半导体、光伏、储能等产业去配套布局。”
当前,肇庆重点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在内的“两新一电”主导产业,全力把两大产业打造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金田二期项目定位正是积极响应肇庆高质量发展产业布局的有力举措。
“从高质量发展及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号召出发,我们在产品结构上做了新的布局和调整;而从企业内部看,我们则做了‘客户和产品的双升级’,主动放弃部分中低端市场和部分低附加值的产品线,而往更高附加值、更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发展,同时进军中高端市场,和国内外龙头企业合作。”励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