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黄金众多,为什么汉朝这么多黄金,后面朝代黄金却很少?
海昏侯墓黄金众多,为什么汉朝这么多黄金,后面朝代黄金却很少?
海昏侯墓葬群是目前国内总体规模相对最大、随葬文物相对最完整的汉代墓葬群之一。其中出土的近480件黄金制品,总重量达115公斤,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汉朝厚葬文化的思考。本文将探讨海昏侯墓葬中的黄金之谜,并回顾海昏侯刘贺的传奇人生。
著名的“海昏侯”刘贺墓葬,是目前国内总体规模相对最大、随葬文物相对最完整的汉代墓葬群之一。
海昏侯墓葬群的开放,让更多国人了解到汉代的风俗习惯、社会文化,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国人对于汉代历史的了解和兴趣,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只不过,即使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挖掘和考证,关于海昏侯墓葬群,依然有着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跟后来历史上的一些现实情况,也有息息相关的联系,这就更加难以做出比较权威的论断了。
例如一个很客观,同时也是显而易见的疑问,就是海昏侯墓葬的黄金问题。
汉朝人在丧葬问题上,一直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厚葬”传统。
简单来说就是当达官贵人下葬后,往往在陵墓问题的安排和处理上,负责修筑和建设陵墓的人,会在其中放入大量的随葬品,以此来显示墓主人的身份还有地位。
而在众多随葬品中,最能够体现墓主人地位的,不用多说,必然是各种名贵的器具,尤其是金银器。
首先金银器这玩意儿本质上属于贵重金属,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贬值,其次金银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毕竟金矿也好银矿也罢,基本上就这么多,开采完了就真没了,不可能再重新生成。
所以,“稀缺性”就成了金银器,尤其是黄金制品陪葬的核心要素。
例如在海昏侯墓中,根据事后考古发掘的统计显示,出土的黄金制品达到了近480多件,总重量也达到了115公斤,即使是纯度都超过了95%。
当考古队的成员将这一系列数据进行了一个基本汇总后,不少人都震惊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海昏侯墓中竟然有这么多黄金制品。
不过,如果你了解了海昏侯的生平,大概就不会对这种情况感到惊奇了,因为海昏侯本身,其实是个很特殊,甚至其人生还带点传奇色彩的人物。
海昏侯,名字叫做“刘贺”,从身份来说,他其实算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孙子,是汉武帝第五个儿子刘髆的独子,因为父亲早死,所以他很早的时候就被封为了诸侯王,号称“昌邑王”。
说起来,所谓“秦皇汉武”,连毛主席都认可的汉武帝,自然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雄才大略帝王之一,只不过相对于汉武帝事业上的成功,在后继人的选择上,他就显得有些“一言难尽”了。
这倒不是因为汉武帝在子嗣问题上有什么“难言之隐”,其实满打满算,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虽然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而且在汉武帝34岁那年,他就确立了长子刘据做太子,如果此后没有意外发生,汉朝皇位的传承,应该是相当平稳而顺利的。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如果”,因为实际上,到了汉武帝晚年,他跟太子之间产生了很大程度的矛盾和冲突。
汉武帝觉得太子刘据“不类己”,意思就是不像自己,这个不像倒不是说怀疑刘据不是自己亲生的,而是他认为刘据的性格和执政理念跟自己不相似。
这可就出了大麻烦,要知道一旦皇帝开始怀疑自己的继承人跟自己的政治态度背道而驰,那么掌握权力的皇帝就会产生很强的不安全感,会担心自己百年之后,会不会有一个好的评价或者在历史上的形象,对皇帝来说,他最在意的也就是自己死后的名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