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直冲38℃!高温来了,如何预防运动性中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直冲38℃!高温来了,如何预防运动性中暑?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8TOO2J0514AIVC.html

今天,德清县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未来几天高温继续“霸屏”,最高气温大部分在38℃左右。面对如此高温,对每个热爱运动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运动中暑的案例屡见不鲜,预防运动性中暑不容忽视!

什么是运动性中暑?

运动性中暑是近年来提出的运动性疾病之一,它是夏天运动中常见的疾病,常发生在高温、湿度较大且无风的环境中。

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当人体运动时,机体代谢加强,产热增加,人体借助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腺分泌增加以及呼吸加快等,将体内过多的热量送达体表,通过辐射、对流、蒸发等方式散热。

但当环境温度超过32~34°C时,或环境温度较高,同时湿度过大且通风不畅时,机体内热量难于散发,造成体内热量贮积,从而引起运动性中暑。

如何识别有没有中暑?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中暑可分为:

  1.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 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还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均属轻度中暑。

  • 体温上升至38℃以上
  • 面色发红、皮肤灼热
  • 面色苍白并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现象
  1. 重度中暑:以下类型均属于重度中暑表现:
  • 中暑衰竭: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
  • 日射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C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
  • 中暑高热:主要表现为体温高达40~42℃,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力,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脏器损害而死亡。

除了掌握以上症状之外,还可以用右手握拳以食、中指的第二指关节联成的拳尖锋棱,在患者的胸背部用中度的力量刮划,如有明显的红色刮痕或平坦的疙瘩出现,即为中暑。

另外一种鉴别方法是让患者嚼食大蒜瓣,如感蒜味不辣且有甜味,便是中暑。

市民在发生轻度中暑会影响身体健康,重度甚至有生命危险,部分生存下来的重度中暑患者也会不同程度遗留一些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所以要对“中暑”高度重视。

中暑后,应该如何急救?

  1. 迅速将中暑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

  1. 中暑者头部敷上冷毛巾,可用酒精、白酒、冰水、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扇风帮助中暑者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C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

  2. 中暑者仍有意识时,可饮用些许清凉饮料。此时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3. 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让其嗅氨水或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4. 轻度中暑者,经上述处理后,一般休息2~3天即可恢复。对于重度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

预防运动性中暑的策略

大多数人认为,中暑只发生在环境温度高于34°C情况下,但即使在25°C的环境中,剧烈运动加上湿度大出汗少,也有可能造成中暑。在高温或湿热环境中,运动后,即使没有中暑症状,也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很多患者是在运动或体力活动结束后的几个小时内发病的。这种情况更具突然性,所以必须做好以下防范:

  1. 重视环境气候条件,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要对天气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尽量避免特别“恶劣”的天气,比如烈日暴晒、类似下雷雨前的闷热天气等。不利的环境条件对锻炼是绝对不益的,要进行调整,或减少强度、缩短时间、给予较多的休息时间,必要时取消锻炼。

  2. 注意饮食:安排好炎热天气锻炼的营养和饮水,尤需注意适当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供给量。增加各类维生素的补充。水盐供给主要是强调锻炼者要采取少量多饮的原则。锻炼后盐类的供给量宜从常温下每日1015克增加到2025克,可通过饮用含电解质饮料或菜汤等方式提供。

  3. 加强自我防护: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心率,高温天运动的基础心率比春天肯定要高,但肌肉力量还是却不受影响,所以很多运动的人自我感受很好,自我防护意识差,容易失去理智。

  4. 服装穿搭:这个季节的运动应穿排汗性好的速干衣,室外佩戴遮阳帽等防晒产品。注意平时要有意识地坚持在较热的环境中运动锻炼逐步提高身体的耐热能力(热适应力)。

  5. 加强医务监督:夏天运动适合团队出行,能互相照应,伙伴中间应懂得先兆中暑的症状,当出现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立即阻止同伴,并到阴凉通风地方休息,并给予清凉饮料和解暑药物。对于耐热能力较差、身体疲劳、饮水不足的人群,此时不宜剧烈运动。对过去有过运动性中暑者应正确评估。据有关资料,有过运动性中暑的人,需两个月左右才能全部恢复正常,个别者恢复可持续半年左右。当中暑造成严重肝损伤后,完全恢复则需一年时间。

  6. 锻炼时随身带上必备药物防暑:譬如:人丹、解暑片、十滴水或蕾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并可选用荷叶、薄荷、乌梅等中草药做饮料,实在没条件,也可以在自己带的水壶里放上几粒盐花。

高温天锻炼强度和量如何掌控?

因为高温对身体是一种额外负荷,与原有的锻炼负荷互相叠加。所以热天锻炼的负荷不用锻炼量减少,实际的效果也不见得差。每位锻炼者身体素质特点差别很大,特别是代谢率、散热能力、耐热能力的差别,高温天运动一定要降低运动强度,这就需要根据对自己的准确感知和清醒认识,尽量不要盲目地去照搬别人。

图  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  辑:虞高岚
执行主编:归李喆

注意防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