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密度法测定食品中固形物含量操作要点和故障排除
相对密度法测定食品中固形物含量操作要点和故障排除
相对密度法是测定食品中固形物含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质量控制和检测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操作要点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案,帮助食品行业从业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检测技术。
操作要点
- 样品的代表性
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食品,取样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对于固体食品,要多点取样后混合均匀;对于批量的液体食品,要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取样。不然,测出来的固形物含量可能不能反映整批食品的真实情况。就像从一大袋糖果里取样,如果只从一个角落拿,可能拿到的都是同一种口味或者同一种质量的糖果,不能代表整袋糖果的情况。
- 温度控制
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温度控制至关重要。从样品处理到相对密度测量,都要尽可能保持温度恒定。如果温度变化大,相对密度就会变化,导致固形物含量计算错误。比如在夏天测量时,实验室没有空调,温度波动大,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不太稳定。所以要使用恒温水浴锅,并且在测量过程中,要快速操作,减少样品在非恒温环境下的时间。
- 避免气泡产生
在将样品溶液或水装入密度瓶时,一定要避免气泡产生。气泡会占据一定的体积,使测量的相对密度偏小。可以采用缓慢倾倒、沿瓶壁注入等方法。如果不小心产生了气泡,要轻轻敲打密度瓶,使气泡排出。就像给瓶子装水,如果倒得太快,水里就会有很多小气泡,影响瓶子里水的实际体积。
- 密度瓶的操作
密度瓶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破损。在装满液体后,瓶盖要盖紧,确保密封性。而且在擦干瓶外液体时,要用干净的滤纸轻轻擦拭,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影响瓶内液体的质量或者使瓶内液体溢出。
故障排除
- 相对密度测量值异常波动
原因分析
可能是温度不稳定。如果恒温水浴锅的温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在测量过程中频繁将密度瓶从恒温环境中取出,就会导致温度变化,从而使相对密度波动。
样品溶液不均匀也会引起这种情况。如果样品没有完全溶解或者有沉淀、分层现象,在测量过程中,每次取到的溶液部分不同,相对密度就会不稳定。
解决方法
检查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设定和运行情况,确保温度稳定在所需范围内。如果水浴锅故障,及时维修或更换。在测量时,尽量减少密度瓶在非恒温环境下的暴露时间。
对于样品溶液不均匀的问题,重新处理样品。如果是固体未完全溶解,可以延长搅拌或加热时间;如果有沉淀或分层,要重新混合均匀,必要时重新取样。
- 计算出的固形物含量与实际明显不符
原因分析
可能是相对密度测量错误。如前面提到的密度瓶中有气泡、温度控制不好或者天平称量不准确等因素,都会导致相对密度测量值不准确,进而使固形物含量计算错误。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使用了错误的标准曲线或经验公式。不同种类的食品或者不同生产工艺下的同一种食品,其相对密度与固形物含量的关系可能不同,如果选错了,计算结果肯定不对。
解决方法
重新检查相对密度的测量过程,按照操作要点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重新测量相对密度。
确认所使用的标准曲线或经验公式是否适用于当前的食品样品。如果不确定,可以查找更准确的标准资料或者重新建立标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