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旅游产业政策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5年中国旅游产业政策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3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4%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经核算,2023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483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24%,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
从内部构成看,旅游业增加值为49890亿元,占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1.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旅游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942亿元,占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0%,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图片
旅游及相关产业,指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为游客直接提供行、住、吃、游、购、娱等旅游服务,以及为旅游提供相关服务活动的集合。
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进行旅游及相关产业生产活动而创造的增加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业加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并有力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呈现良好态势,尤其是在2024年,国内旅游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42.37亿,同比增长15.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9%。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国务院先后印发“十三五”“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国家级专项规划形式擘画出旅游业发展蓝图。文化和旅游部与有关部门联动,出台《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全国乡村旅游发展;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冰雪“冷资源”变为“热经济”;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指导下,着眼“十四五”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出台有关方案等,推动我国红色旅游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持续向纵深推进。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年版旅游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分析: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更加多元。目前,全国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1.57万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339家。旅游景区类型从传统的自然山水、人文古迹,逐步拓展至乡村、冰雪、红色、主题公园等。
发展智慧旅游,不仅成为各地丰富游客体验的重要途径,也让许多传统景点多了新玩法,文旅资源逐渐“活起来”。近年来,数字技术与文旅空间深度融合,催生了诸多智慧旅游新场景,智慧旅游成为重要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旅游服务的个性化和便捷性。例如,湖南博物院通过数字化项目和虚拟展览,提供了丰富的线上体验。
智慧旅游注重信息技术在景区设施设备与管理的应用,并强调智能交互,使旅游行业管理系统与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经营系统能够实现资讯和商务数据的共享与交流,提升整体用户体验与效率。
目前,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旅游企业在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整体性、系统性、功能性等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积累了诸多较为丰富的技术成果,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场景模式。
尽管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文旅产品同质化、服务质量待提高等。各地需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