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蒲草织出亿元大产业:山东湾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小蒲草织出亿元大产业:山东湾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山东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一项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正在焕发新的生机。这里不仅是"中国草柳编之乡",更凭借电商发展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中国淘宝村"。村民们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出年产值超5亿元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致富之路。
湾头村位于鲁北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麻大湖湖畔,蒲草、芦苇等自然资源丰富,为草柳编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湾头村草柳编年产值已超过5亿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中国草柳编之乡"。
走进湾头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精美的编织品,坐垫、茶几、宠物窝、收纳盒、草鞋、宝葫芦……村民正围坐在一起,有的在编织玩偶,有的在编织蒲团,这里的人们用"指尖"开辟出特色地域文化之路,也编织出群众的幸福生活。
据了解,湾头村总人口不到6000人,却有超过六成的人会编织草柳编。"博兴草柳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像枕头这样的编织品网上卖得最好,一年能编七八百斤,能挣两三万元。"
过去草柳编工艺品以出口为主,内销比例较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受金融危机影响,产品成本上升,外贸出口下降,给草柳编工艺品生产带来一定冲击,产业发展受阻。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草柳编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湾头村一批敢想敢干的人开始在网上销售草柳编工艺品,走出了一条网络创业之路。
2021年,湾头村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据统计,湾头村村民们分别在淘宝网、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900多家网店,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的有50余家,年销售额超千万的有10余家。
博兴县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安宝忠是村里最早从事电商销售的一批人,他告诉记者:"2000年的时候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注册了网店,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销量和利润都比较可观。目前,经过20多年的发展,村里年销售额过百万元的农户占了大多数,经济效益好,也让附近的村民有了在家门口赚钱的机会。"
安宝忠表示,湾头村蓬勃发展的草柳编产业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原料加工、仓储物流等关联企业入驻,还催生了纸箱厂、配件门市、实木加工等配套产业,拉长了产业链条。同时带动湾头村以及周边村6万余人从事相关产业,草柳编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市及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关产品年交易额达12.7亿元。
如今,安宝忠除了经营电商之外,还担任草柳编培训学校、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学校的老师,他曾多次受邀到湖南、黑龙江、宁夏、重庆等地,为当地农民培训电子商务技能。
博兴草编县级非遗传承人王贵芝不仅是草柳编互联网大军中的一员,同时还是个创新达人,一双巧手,让上百年历史的传统草编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她不仅创作了京剧壁画、莲花凳这些极富民族特色的装饰品,更把草编和现代时尚结合起来,创作出双带金纱裙、迷彩鱼尾裙等草编礼服裙,细节精美,效果惊艳,她创作的饰品《莲花凳》获得2024年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转化推广奖。
王贵芝表示,湾头村在明清时期就有编织草柳编的历史,通过一代一代地传承,一直发展到今天。作为非遗传承人,在传承老一辈手艺的基础上,她一直没有放弃创新草柳编的品类和外观,努力提升草柳编的观赏和实用价值。
为了加快草柳编电商产业的发展,博兴县在湾头村重点打造了全国最大的草柳编单体标志性创业园——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以草柳编为主题,辅以老粗布、厨具、藤制家具等产业元素,成为融创意研发、产品展示、仓储物流、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创业型生态园区。
同时,产业园发挥带头作用和集聚效应,持续举办博兴"惠买·千乘"年货特惠节、博兴县首届短视频直播大赛及数字经济人才对接会等各类电商活动,草柳编特色产品集中亮相第31届国际啤酒节、亚博会、第七届(济南)电子商务产业博览会、第二届滨州对虾节暨第三届‘千乘杯’博兴(乔庄)对虾节、山东省新电商供应链对接大会现场,并通过现场直播,网红带货、累计带动线上线下销售400余万元,进一步提升博兴草柳编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
此外,为了鼓励村民将传统产业和电子商务融合,园区内还建立了培训基地,通过培训手把手地带领有意向的村民学习电商运营,让草柳编产品通过网络走向全国甚至世界。
湾头村书记安之庆表示,将大力扶持电商平台,拓宽物流服务,做好草柳编产业人才培训,使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做特做优,叫响湾头草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