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韩国:亚洲空间运输枢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韩国:亚洲空间运输枢纽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35410

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太空发展计划,并于1989年成立韩国航空航天研究所,专门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同时,韩国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成立卫星研究中心,为韩国的太空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太空愿景战略

韩国提出,力争在2045年成为全球太空经济强国。其战略目标包括五大支柱:扩大空间探索、完善空间运输、创建空间产业、建立空间安全和发展空间科学。韩国政府认为,在发展太空经济的同时,必须追求先进的太空技术。其次,韩国希望培育空间运输能力,成为空间经济时代的“亚洲空间运输枢纽”,为人员和物流空间运输需求的激增做好准备。

目前,韩国政府正加大对太空项目的投资,2023财年拨款874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用于太空开发,比2022年增加了19.5%。预算中586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5亿元)用于培育太空产业,148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亿元)用于太空运输。

在促进航天工业方面,韩国政府主要侧重于扩大公共卫星的发展,并鼓励私营航天工业的发展。为此,从2024年到2026年,政府计划投资48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亿元),用于加强国家卫星综合运行和校准基础设施。从2024年到2028年,政府将投资1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468万元),发展国内太空相关零部件制造。同时,重点开发小行星探测技术,并进入轨道服务市场。

韩国太空商业市场

航天等先进科技产业的固定成本费用高昂。因此,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成为建立产业的关键条件。在全球范围内,政府是太空制造业的主要客户。从过去10年各国发射的卫星数量来看(见表1),韩国政府对卫星的需求明显不足,这直接影响了韩国太空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因而,韩国有必要评估政府对卫星开发的需求,是否足以维持本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与航天强国相比,韩国航天工业在产业规模、研发能力和国内开展空间项目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同时,韩国航天工业总体投资水平并不高,可能会影响韩国太空技术的进步。此外,韩国即使是在商业化最成熟的卫星研制领域,有效载荷和主体等部分核心部件仍然依赖于进口。

要利用市场功能促进太空产业发展,供需双方须找到平衡点。传统上,韩国太空项目由政府规划,并将研发任务分配给公共机构或企业,而这一方式并不适合商业化,也无法鼓励企业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要实现与其他先进国家类似的民间主导模式,有必要允许企业更自由地测试和生产太空产品,并引入更灵活的法律制度。此外,对于太空领域的新企业,还需制定与安全相关的法规和许可认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