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幸福街道:协商议事织密治理网,多元协同激活共治棋
南通崇川幸福街道:协商议事织密治理网,多元协同激活共治棋
日前,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以“有事好商量”为核心的协商议事机制,正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法治护航,社区将政协议事平台打造成破除难题、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能量场”,为基层自治注入新活力。
构建1+N议事机制,激活居民共治活力
在幸福街道幸福社区协商议事厅内,一场议事会正在火热进行中。社区党总支召集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物业代表、老干部等群体针对辖区部分地块垃圾偷倒等现象展开讨论。现场社区书记向众人解读《关于开展装饰装潢垃圾规范处置的通告》以及前期调研后社区拿出的初步方案。“支路口下桩子的举措很好,能有效的减少偷倒的情况,另外加强人防巡逻也很重要,一旦发现有关情况及时向社区汇报。”在社区协商议事厅,老党员胡爷爷正在提出自己的建议。
据了解幸福社区近几年始终坚持以1个议题,N个参与主体为框架构建政协协商议事机制,搭建议事平台,将民主参与贯穿于协商议事全过程,从做好商前调研,紧贴民情选题,注重实施成效等环环相扣,不断激发居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监督者”和“参与者”。
聚焦民生痛点,打通协商成果转化链条
近些年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垃圾偷倒情况时有发生,在前期部分地块增设地桩及监控技防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本次议题紧紧围绕进一步做好拆迁地块管理展开讨论。会前政协委员、相关部门、社区、居民代表等共同实地走访,将村域范围大小支路一一踏勘,将存在偷倒风险点位逐一排查,在此基础上社区召集人牵头召开民主协商会,联动城管、保洁公司、居民代表共同敲定解决方案。将方案报送街道综合执法局后,第一批共计7个点位27根桩头迅速安装到位,幸福西竖河、张家桥港等河道桥头围栏也被重新加固。与此同时幸福街道明确城管、社区、物业的权责范围,积极清理积存垃圾、加强巡查、做好源头管控, 一旦发现违法行为或接到投诉,社区与街道执法部门立即行动,调取监控锁定当事人,联动执法队伍进行相应处置。
“上午反映,下午解决”的反馈处理机制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另一方面偷倒点经协商后“变废为宝”。部分区域规划为临时停车场,既解决乱象又满足了需求。议事平台建好居民“心愿墙”“回音壁”实时收集诉求,实现了“民呼我应”,形成了“发现-协商-解决-反馈”的处置链条,让协商议事成果及时得到闭环转化。
文化深耕群策群力,培育协商基因,织密社区自治长效网
协商议事的核心在于激发居民内生动力。社区持续不断构建从“应急式整治”到“常态化协商议事”的社区治理文化,通过连心驿站汇聚通刘路沿线商圈企业门店、小区物业、居民代表共商方案,实现服务互助、治理共享的通刘路商圈议事文化。针对垃圾偷倒地桩安装、闲置地块改造、河道河坡整治等议题,将偷倒点纳入志愿者日常巡查范围,发动居民担任“自治网格员”,形成“早发现、早吹哨、早处置”的长效模式,实现“回音壁”式议事机制,真正实现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议事初衷。“协商不能止于口头,必须拿出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幸福街道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邢军说道。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法治规则保公平、多元参与促长效,居民与商户单位等转变为“治理主力军”,基层自治的活力得以充分释放。
有事好商量,共议好点子。协商议事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土壤。幸福街道将持续深化“共治”理念,通过“议事厅”推动居民从“管好自家事”转向“参与公共事”,让居民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心骨”,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未来,街道将进一步拓展议事范围、提升协商效率,注重解决实效,以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激活社区治理“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