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佛教能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与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佛教能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与发展?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48588381_121163688/?pvid=000115_3w_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型期。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那么,为什么佛教能在这一时期广泛传播并迅速发展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得到广泛传播,尤以佛教为盛。汉末以来的长期战乱和儒家学说独尊地位的动摇,为佛教的流传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适合当权者加强思想统治的需要,也为处于苦难中的广大人民指引了一条精神上的自我解脱道路,因此佛教迅速发展起来。

这一历史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涌现出不少名僧,翻译和整理了大量佛教经典,并撰写了许多佛学著作,发展了佛教思想,也使外来的佛教在传播中开始走上中国化的历程。

中国最早流传的佛经是小乘佛教的《四十二章经》,东汉末年大月氏僧人支谶又译出《般若道行经》等。三国东吴的大月氏人支谦、康居人僧会等译出《大般泥洹经》等一批大乘佛经,大乘佛教更为流行。曹魏时天竺人昙柯迦罗译出《僧祗戒心》等佛经,首传戒法,中国开始有了正规的戒律度僧。

西晋时,竺法护遍游西域诸国,收集到大量梵文和西域文佛经,回内地后潜心翻译,译出百余部经典,对佛教的流传起了很大作用。魏晋时期兴建了许多寺院,信奉佛教的人增多,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以至边疆少数民族,都有大量的崇佛诵经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