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火与实热型“痱滋”处理方法大不同:中医针对儿童两种口瘡的简易食疗方案
虚火与实热型“痱滋”处理方法大不同:中医针对儿童两种口瘡的简易食疗方案
儿童口腔溃疡(痱滋)是常见的口腔问题,不仅会引起疼痛,还可能导致孩子拒食、哭闹。中医将口腔溃疡分为虚火和实热两种类型,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类型的口腔溃疡及其处理方法。
口瘡發作時灼熱疼痛,嬰幼兒因為不會說話、難以表達病情,故往往以拒食、啼哭不安。(Photo AC圖片)
口腔溃疡的类型与症状
口腔溃疡在中医中称为口瘡,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舌体及齿齦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潰瘍,顏色多呈淡黃色或灰白色。口瘡發作時灼熱疼痛,嬰幼兒因為不會說話、難以表達病情,故往往以拒食、啼哭不安、煩躁為主要表現。
口瘡以火熱為主要發病機理。“火”亦有虛實之分,口瘡多由心脾積熱及虛火上浮所致,前證為實熱,後證為虛熱,其臨床表現亦大有不同。
實熱型口瘡
實熱型口瘡多由心脾積熱引起,常見於過食煎炸油膩食物或飲食過於溫熱的小兒。其特點是口腔潰爛嚴重,疼痛較明顯,局部黏膜紅赤,有灼熱感,伴口臭、流涎或發燒煩躁。
虛火型口瘡
虚火型口瘡多見於體稟虛弱,肝腎不足的小兒,因小兒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腎常虛」的生理特點,若熱病日久不愈,或久瀉不止容易傷津,腎陰不足,水不制火,虛火上升而形成口瘡。虛証口瘡潰爛及疼痛較輕,其潰瘍反覆發作纏綿難愈,常伴顴紅、盜汗、口乾或疲倦乏力。
治疗方法
内服中药
实热型口瘡可选用木通、竹葉、生地、燈心草等中藥。虚火型口瘡則可选用牛膝、黃柏、知母等中藥。
外用药物
西瓜霜是治疗实热型口瘡的有效药剂,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作用。虚火型口瘡可用吴茱萸粉外敷涌泉穴,以引火归原。
推拿疗法
口瘡初发时多因心脾两经积热,可采用以下推拿手法:
- 清补脾经:拇指桡侧缘,来回推拿100-500次,隔日一次。
- 清胃经:拇指第一掌骨桡侧缘,由腕横纹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隔日一次。
- 清天河水: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到肘横纹中点之间,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500次,隔日一次。
食疗方案
实热型口瘡
材料:淡竹叶5g、莲子芯5g、鲜白茅根5g、甘草5g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中火煲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清心泄火,清热凉血止痛。
虚火型口瘡
玄参石斛麦冬茶
材料:玄参5g、石斛5g、麦冬5g、罗汉果1/4个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杯中,用滚水冲泡加盖焗10分钟,即可饮用。一剂可重复冲泡3-5次。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麦门冬粥
材料:麦冬10g,粳米50g,去核红枣2枚。
做法:麦冬温水浸泡半小时,其他药材洗净。所有药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小火煮稠即可。
功效:养阴益胃,润燥生津。
预防与护理
- 口瘡患兒飲食宜清淡,避免進食油膩、煎炸、過於溫補之食物,口瘡發作時應給予患兒半流質飲食,避免進食粗硬食物。
- 注意小兒的飲食衛生,避免誘發腸胃疾病,導致久瀉耗損陰津的情況。
- 嬰幼兒口腔粘膜嬌嫩,家長為其清潔口腔時,動作要輕柔,不要用材質粗硬的布拭口,以免損傷口腔粘膜。
小朋友日常飲食也需注意。(Photo AC圖片)
以上方藥僅供參考,因個人體質各有不同,用藥前建議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切勿自行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