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言文中“耳”字的多种含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言文中“耳”字的多种含义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edu.iask.sina.com.cn/jy/2ECVknt2di7.html

“耳”字在文言文中有着丰富的含义,不仅指代人体的听觉器官,还延伸出多种引申义。本文将详细解析“耳”字在文言文中的各种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经典。

“耳”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

  1. 耳朵
  • 《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
  • 《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 形状像耳朵的东西
  • 如“木耳”、“银耳”
  1. 听说;耳闻
  • 《汉书·外戚传》:“又耳曩者所梦日符。”
  1. 兼词,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
  • 《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 《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1. 表示肯定
  • 《察今》:“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赤壁之战》:“田横,齐之壮士耳。”
  1. 位置在两旁的
  • “耳门”、“耳房”

此外,“耳”字的基本字义还包括: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4.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