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竹茹: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竹茹:传统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loudtcm.com/herb/1249

竹茹,又名竹子青、麻巴、竹皮等,是禾本科植物青稈竹、大頭典竹或淡竹的莖稈的乾燥中間層。其性味微寒、甘,具有清化熱痰、清熱瀉火、止咳化痰、清胃熱、清熱涼血、利水消腫、止嘔等功效。

竹茹的傳統功效

1. 清化熱痰

竹茹甘寒,能解陽明之熱,故能治嘔啘。《神農本草經疏》指出,「諸嘔吐酸水,皆屬於熱」,竹茹甘寒,能解陽明之熱,故能治嘔啘。此處說明竹茹清熱的機制,是針對陽明經熱證,藉由其甘寒的藥性來消除熱邪,從而止嘔。 此觀點也與《藥品化義》中「輕可去實,涼能去熱,苦能降下,專清熱痰」的論述相互印證。 《藥品化義》更進一步指出,竹茹適用於胃熱噎膈、痰熱惡心等熱痰壅滯之症,說明其清熱化痰的功效,並非單純止嘔,而是涵蓋了更廣泛的熱痰病證。

2. 清熱瀉火

竹茹具有清胃熱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疏》指出,嘔吐酸水皆屬熱證,竹茹甘寒,能解陽明之熱,從而止嘔。 《藥品化義》更進一步闡述,竹茹能清熱痰,治療胃熱噎膈、熱呃咳逆、痰熱惡心等症,皆因其能清泄胃腑之熱邪。 《本草蒙筌》和《金匱要略》也提及竹茹能治胃熱呃逆、胃虛嘔逆,說明其清胃熱的功效在臨牀實踐中得到驗證。

3. 止咳化痰

竹茹清熱解暑,可緩解肺部或胃部之熱邪,達到止咳之效。《神農本草經疏》指出,「諸嘔吐酸水,皆屬於熱」,竹茹甘寒,能解陽明之熱,故能止嘔,此原理亦可推演至咳嗽。許多咳嗽,尤其痰熱型咳嗽,往往伴隨肺熱或胃熱。竹茹清熱解暑,可緩解肺部或胃部之熱邪,達到止咳之效。

4. 清胃熱

竹茹甘寒,能解陽明之熱,故能治嘔啘。此論點點明竹茹清胃熱之機理,在於其寒涼之性,能直接作用於陽明經,清除胃部積熱,從而達到止嘔的效果。 《藥品化義》則進一步指出竹茹「輕可去實,涼能去熱,苦能降下」,不僅能清熱,還能化痰,對於胃熱引起的噎膈、嘔逆、呃逆等症狀皆有效。其「專清熱痰,為寧神開鬱佳品」之說,更凸顯其清胃熱之功效,並延伸至寧神安神之作用。

5. 清熱涼血

竹茹能處理因熱邪引起的嘔吐、吐血等症狀。《神農本草經疏》精闢指出竹茹“甘寒解陽明之熱”,陽明經熱盛是導致嘔吐的重要原因,竹茹的甘寒之性能有效清解陽明經之熱,從而止嘔。 此說亦與《名醫別錄》記載其“主嘔啘,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溢筋”相符,說明竹茹能處理因熱邪引起的嘔吐、吐血等症狀。 《藥性論》、《食療本草》也記載其止血功效,例如治鼻衄(鼻出血)。

6. 利水消腫

竹茹的利水消腫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得到廣泛記載和臨牀應用,其作用機理值得現代研究進一步探討。

7. 止嘔

竹茹甘寒,能清解陽明經的熱邪,從而達到止嘔的效果。其甘寒之性還能涼血清熱,因此也適用於吐血等症狀。

竹茹的古代典籍

  • 《本草綱目》:竹茹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首先,它能用於治療傷寒後的勞損復發,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傷寒恢復期因過度勞累而導致病情反覆時,竹茹可作為治療選項之一。 其次,竹茹適用於小兒熱性痙攣,也就是兒童因為高燒引起的抽搐症狀。在古代,這種情況常被稱為「熱癎」,竹茹具有清熱定驚的效果,適合用於此類病況。 最後,《本草綱目》提到竹茹對婦女懷孕期間的胎動不安也有一定療效。在傳統中醫觀念中,胎動不安可能指的是孕期中的某些不適,如胎位不正、胎兒躁動等,竹茹能起到安胎的作用。

  • 《食療本草》:竹茹主要用於治療噎膈(吞嚥困難)和鼻衄(鼻出血)兩種症狀。 噎膈是指食物或飲水在吞嚥時有梗阻感,通常會讓人感覺到食物無法順利下嚥;而鼻衄則是鼻子無故出血的情況。竹茹在傳統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清熱、化痰、止血的功效,因此可以作為噎膈和鼻衄的治療選項之一。

  • 《神農本草經疏》:《經》上曾提到,各種嘔吐酸水的症狀,通常都是因為體內過熱所導致。當陽明經絡出現熱象時,便會產生嘔吐;而溫度不調或是外邪入侵陽明經,也會引發同樣的問題。竹茹具有甘寒的特性,能有效解除陽明經絡的熱象,從而將邪氣驅散,使嘔吐現象得以停止。 此外,竹茹的甘寒屬性還能夠起到涼血和清熱的作用,因此對於吐血、崩漏(女性月經失調)以及女勞復(婦女勞累後的身體恢復)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 《名醫別錄》:竹茹可以緩解嘔吐和反胃的症狀。 它能調理身體內的溫氣,對於寒熱交錯的情況有幫助。 3. 若有吐血的情況,竹茹亦有止血的功效。 4. 在婦科方面,竹茹能夠處理崩漏(月經量過多)和溢筋(產後子宮收縮不良導致的出血)等問題。

  • 《藥性論》:竹茹這味中藥有著止血的功效,能用於治療肺部疾病所導致的咳血,以及鼻子出血的情況。此外,它還適用於治療各種痔瘡問題。

  • 《本草蒙筌》:竹茹主要用於處理因胃部過熱所導致的打嗝不止,它能夠幫助治療吞嚥困難以及反胃、噁心的症狀。

  • 《本草正》:竹茹可用於治療肺部疾病所導致的痰多咳嗽,以及尿液中帶血的症狀。此外,對於婦女因血熱導致的月經過多或是不規則出血,以及頻繁的小便問題,竹茹也被認為有其療效。

  • 《本草述鉤元》:竹茹能夠幫助緩解胃部的煩躁感和失眠問題,讓人得以安穩入眠。此外,竹茹還可用來治療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出現的煩躁情緒,使其心情平靜,度過懷孕過程中的不適。

  • 《本草再新》:竹茹能幫助清熱降火,對於因為火氣旺盛導致的心情煩躁有舒緩作用。其次,竹茹能滋潤肺部,幫助解除胸中的鬱悶感。此外,它還有化痰的功效,可以清涼血液,對於防止吐血有一定作用,同時也能幫助消除體內的瘀血。

  • 《神農本草經疏》:《經》上曾提到,各種嘔吐酸水的症狀,通常都是因為體內過熱所導致。當陽明經絡(人體十二經絡之一)出現熱象時,便會引發嘔吐;而溫熱或寒熱交錯的情況,也是因為外邪侵入陽明經絡所造成的。竹茹具有甘寒的特性,能有效解除陽明經絡的熱象,一旦邪氣被清除,嘔吐的症狀自然就會停止。 此外,竹茹的甘寒性質還能冷卻血液、清熱降火,因此它對治療吐血、崩漏以及因勞累引起的婦科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 《藥品化義》:竹茹質地輕盈卻能去除實證,性質微涼可以清熱,帶有苦味則能助於下行,特別擅長清理因熱引起的痰濕。在精神層面,竹茹被譽為安神解鬱的優秀選項。 其主要治療範疇包括: 1. 胃部因熱導致的噎塞感。 2. 胃氣虛弱而引發的乾嘔。 3. 熱引起的打嗝及咳嗽反胃。 4. 因痰熱造成的噁心感。 5. 飲酒過量後的嘔吐。 6. 痰多且口水呈現酸性的情況。 7. 驚恐、心悸及怔忡等心臟方面的問題。 8. 心煩意亂,情緒躁動。 9. 寢食難安,睡眠品質不佳。 以上這些症狀,若是由膽胃熱痰所引起,使用竹茹皆能發揮良好的療效。

  • 《金匱要略》:竹茹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藥材,主要用於清除胃部的熱氣。它特別適合治療因胃虛導致的煩躁不安和口渴,以及胃虛引起的噁心和嘔吐。此外,竹茹也被用來治療咳嗽、咯血,甚至產後的虛弱和煩躁。

竹茹的現代功效

1. 降血糖

竹茹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如竹茹糖苷、竹茹 polysaccharides、竹茹甾醇等,這些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研究表明,竹茹提取物能夠有效抑制 α-糖苷酶和 α-澱粉酶的活性,從而延緩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水平。此外,竹茹還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有助於促進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濃度。因此,竹茹是一種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藥食物,可用於輔助治療糖尿病。

竹茹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熬膏貼。

竹茹的炮製

  • 淨制:除去雜質。
  • 切制:除去雜質切揉成小團,將竹茹中的碎末,過粗籮,收集粗粉。
  • 薑汁炒:取淨竹茹,加薑汁拌勻,置之不理鍋內用文火炒至黃色,取出,晾乾。每斤竹茹用生薑3兩。
  • 薑汁焙:取淨竹茹,加薑汁拌勻,稍悶,壓平,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焙至兩面顯黃色焦斑,取出,晾乾。每竹茹100kg,用生薑10kg或乾薑3kg。
  • 炒制:先將鍋燒熱,放入麥麩,炒至冒煙,加入竹茹翻炒至黃色,篩去麥麩即可。每竹茹10kg,用麥麩2kg。
  • 砂制:取竹茹抖去灰渣,加飛朱砂細粉1%兌水適量攪勻後,噴曬竹茹,至染成均勻紅色,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寒痰咳喘者禁服,因竹茹性寒,寒痰咳喘者服之,恐加重病情。
  2. 胃寒嘔逆者禁服,因竹茹性寒,胃寒嘔逆者服之,恐損傷脾胃陽氣。
  3. 脾虛洩瀉者禁服,因竹茹性寒滑利,脾虛洩瀉者服之,恐加重洩瀉。
  4.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避免使用,因竹茹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可能對胎兒或嬰兒產生不良影響。
  5. 低血壓患者不宜飲用,因竹茹具有一定的降血壓作用,可能會加重低血壓症狀。
  6. 脾胃虛寒者不宜長期大量飲用,因竹茹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可能會加重脾胃虛寒症狀。

竹茹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胃酸食道逆流、胎動不安、咳嗽、吐血、嘔吐、癲癇、腦中風、失眠、口乾、低血糖、糖尿病

竹茹含有的化學成分

丁香醛(Syringaldehyde)、松柏醛(Coniferaldehyde)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