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代北京的“鸡毛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代北京的“鸡毛房”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0391258_662487/?pvid=000115_3w_a

清代北京的“鸡毛房”是专为最贫穷的人,尤其是乞丐设立的最低级“客店”。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状况,也体现了商人的逐利本性。

看到“鸡毛房”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以为是存放鸡毛的屋子。其实,它是清代专供最贫穷的人,主要是乞丐等作御寒用的、最低级的“客店”。它又叫“鸡毛坑”。

在清代一些时期,各种天灾人祸使得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于是许多人为求活路,盲目地携家带口来到北京。可是当时的北京也没有穷人的活路,所以大都沦为乞丐,流浪于街头。善观形势、善找发财之道的商人,看到在这些乞丐身上也有油水可榨,于是纷纷开起了“鸡毛房”。

鸡毛房是个什么样子呢?在仲山的《批本随园诗话》里有简明的记载:“京师鸡毛坑,专为乞丐而设,冬夜无火,以鸡毛围身,相倚而睡。鸡毛每筐值一二文,店钱则四文而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