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教:从反贼到朝廷座上宾的千年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教:从反贼到朝廷座上宾的千年演变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1A03SDT00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其发展历程充满曲折与转变。从早期的反贼组织到被朝廷认可的正统宗教,道教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与转型。本文将带你穿越千年,探寻道教如何从反叛者变成朝廷的座上宾。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信仰,除了来自印度的佛教,还有产自本土的道教。讲到道教,很多人会觉得那就是画符炼丹祈求长生不老,这当然没错,但这已经是经过驯化之后的道教了。


在中国章回体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兜率宫的主人太上老君专门炼丹 图为1964年动画片《大闹天空》中太上老君形象

图为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形象

自打道教诞生以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以反贼面目出现的,东汉末年的黄巾军造反,其凝聚信徒的手段就是原始的道教。往后数百年间,一旦有造反,道教就总会有脱不开的关系,这和我们现在知道的道教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那么道教究竟如何从朝廷忌惮的反贼窝子变成了炼丹修道的世外高人?这些事情要详细讲得是煌煌巨著了,今天就简单聊聊道教演变的大致过程。

图为黄老之学的主要思想

道教的起源非常早,有人认为老子就是道教的创始人,甚至后世尊崇道教的皇帝将老子加尊号为太上老君。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子的著作从来没有提到任何宗教思想,《道德经》也没有说信什么得永生的言辞。在老子之后很久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其中的“道家”成分比较复杂,有些人言必称老子皇帝,并主张无为而治,这被称为“黄老道”。与此同时,齐国的邹衍用阴阳五行之术解释万物,并宣称可以通过修炼长生不老,这被称为“方仙道”。

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即使经历秦始皇时期严格的禁令和残酷的战乱,两派都对历史有非常大的影响。汉朝建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朝廷采取的是“与民休息”的政策,其背后的逻辑就是黄老道。而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一代代雄主们都渴望长生不老,羽化登仙,自然也豢养了一大批方仙道的术士。


图为南越王墓遗址和人殉遗骸,古代君主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权力的贪念让他们痴迷修道妄想成仙,尽管在活着的时候无法实现,那么死后也要在冥间享受后人的祭祀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图为东汉时期的石阙,石画描绘了山神崇拜,这种原始崇拜也被后来人融合进道教系统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图为汉代的砖画中西王母的形象,在先秦时代传说中西王母掌握长生不死的丹药,而这个传说一直流传下来,到了汉代,西王母甚至成为官方重点祭祀的神仙之一

当然,长生不老这事情最终是没谱的,而汉武帝之后朝廷独崇儒学,“黄老道”在政治上的进步之途被堵死,而“方仙道”在民间有非常多的拥趸,毕竟子不语怪力乱神,很多自然现象,当时的人们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加上统治者对权力的贪恋和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宁愿相信通过修仙可以免除疾病痛苦,甚至得道成仙,既然如此何妨一试呢?因此这方仙道深深占据了凡人的心灵,至今许多东汉的画像石上也都有修炼升仙的想象,可为佐证。


图为黄巾起义的口号,所谓“苍天已死”这种口号早已有之,在乱世,张角等人通过宗教将其发扬光大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既然修炼成仙这事儿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那么如果有人宣称得到了真传,就很容易利用原始的道教建立起严密的组织。东汉末年巨鹿人张角宣称得到了神书《太平清领书》,自称“大贤良师”,召集弟子给人治病,以所谓的“善道”感化天下,十余年间信徒达到数十万众,在道教的发展历史上,张角此举创立了太平道,他尊崇老子黄帝和黄色的配饰,他的部众也被称为“黄巾军”。而站在正统的历史上看,有了几十万徒众,张角就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随后发动暴乱,把东汉朝廷打了个名存实亡。


图为游戏《三国志11》中的张鲁情报资料,其中张鲁有个“米道”特技:每季的所属都市的兵粮收入增加为1.5倍

而在稍晚的时候,张鲁等人在汉中创立五斗米道,凡入道者需要缴纳五斗米,一下子吸引了众多穷苦百姓追随,而张鲁在信众当中建立了严密的等级制,并作为事实上的诸侯,割据汉中长达三十余年,最终为曹操所败。张鲁之后,他的五斗米道后继有人,东晋末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孙恩卢循之乱,就是以五斗米道之名而起事,这场动乱之后东晋朝廷也就名存实亡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派别相当多,彼此之间互相攻击不说,有不少派别足以掀起毁天灭地的动乱,是任何朝廷都要严防死守的心腹大患。


图为戴敦邦先生绘制的寇谦之遇神受书的场景

图为崇福宫里寇谦之传碑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而就在此时,道教当中出现了一支积极的改革派,这一派最著名的就是北魏太武帝时期在嵩山修道的寇谦之。寇谦之原来对五斗米道非常感兴趣,后来修行天师道,在修道过程中意识到道教跟朝廷对着干只能是鱼死网破同归于尽。于是他宣称太上老君会降临嵩山,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三十卷,让他“清整道教,去除三张伪法”,这所谓“三张伪法”首当其冲就是犯上作乱的张角张鲁等人。


图为嵩山南麓的崇福宫,宋朝之前名曰“万岁观”或者“嵩阳观”,传说中为寇谦之修道之所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所以他对天师道进行了非常彻底的改革,融入了相当多儒家思想和佛教里的因果报应理论,坚决反对修道之人利用教义“称官设号、蚁聚人众、坏乱土地”,以至于“叛逆君王、谋害国家”。一个合格的教徒应该做的是“并教生民,佐国扶命”,时刻同朝廷和儒家教义保持高度一致。

图为嵩高岳灵碑拓片,此碑记载寇谦之改革道教之事,原碑现存嵩山脚下中岳庙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在当时的北魏天师道影响非常大,寇谦之如此改革之后的天师道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认可。宰相崔浩对寇谦之大力赞赏,北魏太武帝更是把他奉为国师。从此之后道教可以在上层传播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跟佛教有摩擦,有些道士还编了所谓《老子化胡经》,那意思是佛教的一切还是得认道教为祖宗,由此引来了几次非常激烈的辩论,而辩论当中道教一方理屈词穷时更多。但无论如何,道教终于摆脱了民间反贼的标签,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道教此后慢慢被磨平了棱角,不再跟造反挂钩,到了唐朝,皇帝们为了体现自己的正统性,宣称自己的李姓继承自老子李耳,因此整个唐朝道教其实是受到官家保护的,唐玄宗时绘制老子之像颁布全国,甚至科举考试也得考《道德经》。而李唐皇帝也有不少对道士深信不疑,当然有的人也是交了沉重的学费。比如唐太宗就是因为吃了丹药中毒而死,晚唐的唐武宗要灭佛,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受道士蛊惑,而他自己也在不久之后服丹药暴毙而亡。


图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简称大唐碑,主要记述唐玄宗时期嵩阳观道士孙太冲给皇帝炼丹之事,撰文者是著名的奸相李林甫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图为武则天时期的“升仙太子碑”拓片,记述道教传说中周灵王太子白日飞升的事情,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宋朝建立之后赵宋官家虽然不用扯自己先祖跟老子的关系,但还是崇信道教,一方面道教的各种符箓可以表示自己“受命于天”,比如宋真宗就没少干这事儿,他臆造了一个道教祖先赵公明,还搞了个天书降临的把戏,宋真宗的庙号“真”字就跟道教有脱不开的关系。另一方面,道教的修身房中术等等,也非常符合皇帝繁殖后代长生不老的胃口,比如到了宋徽宗赵佶这儿,他干脆就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可见赵宋官家对道教的崇信到了何种地步。

当然啦,无论是天书降临还是道君皇帝,最后的下场也是一言难尽。此时的道教在官家的带动下已经变成了全民信仰。到了南宋和金对峙之时,由于北方几经动乱,道教又一次成了聚众闹事的借口。金章宗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下令禁止道教传播,但讽刺的是道教在民间和朝廷都有非常深厚的基础,禁令毫无效果,甚至当时出了蝗灾,金章宗也不得不请道士出山协助灭蝗。


图为道教的一处重要祭祀场所——中岳庙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五岳崇拜和道教对朝廷统治发挥很重要作用,而中岳庙又在洛阳和开封之间的官道之上,来往官员按照规定必须去庙里祭拜,如果时间匆忙不能祭拜,必须在庙前“遥拜亭”里“遥拜”中岳大帝 图为中岳庙前的遥拜亭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金之后的蒙元崛起之时非常野蛮,动辄屠城。在这个过程中,道教的一个新生派别全真派力所能及地阻止蒙古大军屠城。他们的掌门人丘处机不远万里来到现在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脉觐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他养生之法,丘处机向他以“敬天爱民、减少屠杀、清心寡欲”等为回应,所谓“上至帝王,降及民庶,尊卑虽异,性命各同耳。”如此对话让后世颇有怀疑,但蒙古军队的确在此之后屠城的频率显著下降,丘处机也得到了蒙古统治者的信任。

他在北京白云观开设道场,并得到了可以调兵的“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即诏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成吉思汗尊称丘处机为神仙,诏书里说“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


图为崇福宫里关于丘处机的“崇阳崇福宫修建碑”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图为明朝万历年的碑,碑上有五岳的灵符形象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有了如此信任,再加上他的确拯救了无数生灵,因此获得极高的声望,丘处机自然有机会仔细剔除全真教,乃至道教其他教派中犯上作乱的因子。他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这在后来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底色。经过丘处机的改造,道教进一步被朝廷驯化。


图为明宪宗炼丹图


据记载,雍正帝不仅在宫内安放道神符板,设斗坛,还在御花园建房给道士居住,为了寻求长生甚至还向心腹大臣发出秘密朱谕,要求他们推荐良医术士,此后贾士芳、娄近垣、张太虚、王定干等道士遂应召入宫。他们在圆明园建炉炼丹,以异方丹药深得雍正皇帝的恩宠。图为《胤禛道装双圆一气图像》


图为雍正帝炼丹的圆明园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当然,驯化之后的道教在朝廷当中也还是主要走炼丹的路线,而限于这个世界的物理定律,炼丹长生不老这件事直到现在也没有帝王走通,元朝之后的明嘉靖皇帝和清雍正皇帝,都是活生生的案例。


图为中岳庙里的北宋铁人被认为富有神性或者灵力,当地民众纷纷祈福,久而久之,这种向铁人祈福的仪式也成为当地民众生活的一部分 图由三喵先生提供

而在民间,考虑到兴亡百姓皆苦的事实,道教提供给普罗大众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慰藉。普通人哪里奢望长生不老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无非就是希望冥冥之中有些力量保佑自己和家人不那么坎坷而已,在这件事情上,道教的确是在残酷世界中一点点温暖的希望所在,对于尘世间的凡人,这也是非常不可或缺之物吧。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