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护士抽动脉血气却被质疑是静脉血?记住这 4 点轻松辨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护士抽动脉血气却被质疑是静脉血?记住这 4 点轻松辨别!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k.sina.com.cn/article_1053518742_3ecb6b96027013fwg.html

一个窒息复苏后的早产儿需要进行多项血液检测,护士为了减少患儿的痛苦,决定通过桡动脉穿刺一次性完成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采集。然而,检测结果显示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异常偏低,医生质疑这是静脉血,而护士坚称是动脉血。这一案例引发了对如何准确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深入探讨。

如何区分静脉血与动脉血?

第一招:看颜色

通常认为动脉血因含氧量高而呈现鲜红色,静脉血则颜色较暗。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 颜色判断的局限性:当患者严重缺氧时,动脉血的颜色也会变得暗淡。因此,仅凭颜色判断并不准确,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第二招:监测血氧饱和度

危重病人一般都有心电监测和无创氧饱和度监测(SPO2)。记录抽血时的无创氧饱和度数值,再与血气检验结果中的血氧饱和度相比较,相差5%以内的视为动脉血。

第三招:看数值——PaO2和SaO2

  • 正常人的动脉血PaO2在80~100 mmHg之间,SaO2>95%;
  • 正常人的静脉血PvO2在40 mmHg左右,SvO2在75%左右。
  • 当出现PaO2小于某一个值(如60mmHg)或SaO2小于某一个值(如85%)则提示该标本可能为静脉血。

采血过程中的关键点

采血位置的选择

两个案例中的护士都选择了桡动脉作为采血点:

  • 一名护士定位在第二腕横纹处触摸桡动脉搏动,以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 另一名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厘米,再向肘部方向移动0.5厘米,两线交点连线上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

采血操作要点

  • 经艾伦试验判断侧支循环正常后,消毒皮肤待干。
  • 持一次性采血针以15~30°的角度刺入皮肤,见回血后连接肝素采血管。
  • 抽够所需血量后,用肝素钠浸润过的普通1 ml注射器抽吸血液进行血气分析。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标本中混有气体

研究表明,气泡体积即便只占标本体积的0.5%~1%也可能引起PaO2结果明显偏差。因此,应尽可能减少标本中的气体。

采血中注意事项

  1.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要用动脉血气采血器,先将动脉采血针栓拉回1.6ml处。
  2. 根据患者病情取舒适卧位,手掌向上伸展手臂,腕部外展30度紧绷,手指放松,必要时可以使用毛巾卷或者小枕头帮助腕部保持过伸和定位。
  3. 操作者站位:因动脉血是离心血,采血时应确保针尖斜面向上朝向病人心脏方向,利于血液进入动脉采血针内。为保证针尖向心,采集患者左上肢时,操作者应站在患者左侧肢体内侧。采集患者右上肢时,操作者应站在患者右侧肢体外侧(简称:左内右外)。
  4. 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定位桡动脉搏动最强处
  5.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和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应为5cm以上。
  6. 以斜刺或直刺方法进行动脉穿刺,见回血后固定针头,待动脉血自动充盈针管至1.6ml位置后拔针。
  7. 拔针后局部用无菌棉签或纱布按压穿刺部位3-5分钟,股动脉按压10-15分钟,松开后立即检查穿刺部位,如未能止血需重复此步骤至完全止血。

采血后注意事项

  1. 采血成功后,在按压止血的同时立即单手回套针帽,防止针刺伤,防止动脉血气标本和空气接触影响结果。
  2. 观察标本中有无气泡,如有气泡立即排除。
  3. 将封闭后的利器部分单手弃至利器盒,换上安全帽。
  4. 封闭标本后,在第一时间完成轻柔完成抗凝动作,即把标本垂直颠倒5次,平行揉搓5秒钟以上,保证标本充分抗凝。

标本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后,若不能及时送检,血标本离体后, 细胞仍在持续进行代谢, 消耗葡萄糖及 O2, 排出 CO2 或乳酸, 造成检测结果中 pH、PO2 偏低, PCO2 和乳酸偏高,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为避免细胞代谢造成的错误检测结果, 采血后应立即送检, 并在 30 分钟内完成检测; 如进行乳酸检测, 须在 15 分钟内完成检测。如果无法在采血后 30 分钟内完成检测, 应将血标本在 0~4℃ 低温保存, 且避免标本与冰直接接触, 以免导致溶血。

采血小tips

  1. 送检时请在送检单上注明患者采血时间,用氧方式,用氧浓度,体温等情况。
  2. 采血过程中或充盈不足时严禁拉动针栓,以免产生气泡。
  3. 采血位置:如采血部位有输液,就可能发生溶血及稀释,导致K+升高,Na+降低。如误采静脉血,不能正确反映动脉血气状况。正常情况下,静脉血与动脉血PH值差别无异。但当机体患者病时,各种代谢均有不同程度障碍,此时动脉与静脉的PH值有明显差异。
  4. 确认为动脉血方可送检,如怀疑为静脉血应重采标本。
  5. 采血量及肝素浓度:肝素浓度是确保动脉血气值正确的核心。肝素过量,可造成稀释性误差,使PH值、PaO2偏低,PCO2值偏高,出现假性低碳酸血症。肝素过少,起不到抗凝作用。国际生化联合会(IFCC)推荐动脉血气中肝素的最终浓度为50u/ml。
  6. 尽量采集血量为1.6ml,以保证最佳抗凝效果
  7. 气泡:因气泡会影响血气的PH值、PaCO2、PO2的检测结果,特别是PaO2值。理想的动脉血气标本其空气气泡低于5%。
  8. 标本混匀程度:与其他标本一样,不充分混匀会增加凝血的发生,从而影响血色素和红细胞压积结果的准确性。
    9.如采集过程不顺利,应考虑重新采集标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