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南
冬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南
随着春季的到来,冬小麦进入返青期,这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需要根据苗情分类进行精准管理。本文将详细介绍冬小麦返青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包括苗情分类、化控、化除、化防等关键措施。
专家根据当前冬小麦检查来看,提醒广大职工群众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田间调查,进行苗情分类
做好苗期分类,一类苗:冬前总茎数70万/亩以上,个体长势达到“五叶一心”,分蘖2-3个,不定根数量数6-7条以上;
二类苗:冬前总茎数45-70万/亩之间,个体长势达到“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分蘖1-2个,不定根数量4-5条;
三类苗:冬前总茎数40万/亩以下,个体长势在“三叶”以下,不定根数量4条以下。
二、促弱控旺,分类管理,做好“三化”(化控、化除、化防)工作
(一)工作目标
控制麦苗基部1-2节长度,防止后期倒伏,其中第一节长度控制在2厘米以内、第二节3.5厘米以内。分类施策,促弱控旺。防控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病害发生。
(二)“三化”时间
化控在起身期(生理学拔节期)至拔节期(农艺学拔节期)进行(七师各团4月2-6日开始化控)。根据苗情,一类苗进行两次化控,第一次化控在起身期进行,第二次在第一次化控7-10天后进行;二类苗进行一次化控,化控时间在起身中期至拔节初期;三类苗以促为主,在起身期喷施胺鲜酯和磷酸二氢钾。化除在起身期前进行。化防在返青期进行。
判断标准如下:
1.起身期。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一是看叶片;春天长出的第二片叶露尖:二是看茎:拔一株麦苗,剥开主茎,仔细看其基部节间,如果开始伸长0.5厘米,就说明小麦开始起身。
2.拔节期。50%以上单茎的茎基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厘米,地表附近可摸到结,这时春天的第四片叶已经长出了叫拔节期。
3.返青期。春季气温回升冬小麦生长变绿,麦苗心叶长出1-2厘米左右开始返青,至起身期前。从小麦开始返青到小麦起身以前叫返青期。
(三)技术要点
1.第一次化控。喷施 40%矮壮素350-400克/亩,可同时配施抗倒酯 20-30毫升/亩;
2.第二次化控。喷施矮壮素 400克/亩左右;
3.化除。禾本科杂草选用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酯等药剂喷雾防治,阔叶杂草选用二甲四氯钠、苯磺隆等药剂喷雾防治。
4.化防。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选用甲霜恶霉灵+唑醚氟环唑(或者苯醚甲环唑)+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喷雾防治。
三、依据冻害发生程度,做好后续工作
对返青死亡率20%以下的冬麦地块,以促为主,及早滴好返青水,施好返青肥,喷施胺鲜酯,促使苗情升级。返青死亡率20%-40%,在及早滴水施肥的基础上,及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酯、等)加磷酸二氢钾,促春生新叶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