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逆行人生》:我们都活得很努力,然后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逆行人生》:我们都活得很努力,然后呢?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70343?commTag=true

徐峥自导自演的新作《逆行人生》聚焦中年失业与外卖骑手生存困境,通过主人公高志垒的遭遇,映射出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职场压力、年龄歧视与生活重担。影片不仅展现了个体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温情,更引发观众对平台算法、劳动权益等社会议题的深入思考。

职场困境与中年危机

电影《逆行人生》的主人公高志垒是一位程序员,尽管他每天都在“996”的工作模式下拼命工作,甚至因此患上了糖尿病,但公司仍以不再适合高强度工作为由将其辞退。在寻找新工作时,他遭遇了严重的年龄歧视,投出的1300多份简历几乎石沉大海。

高志垒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承担起照顾老人和抚养孩子的重任。高额的房贷、父亲突然中风、女儿上国际学校等额外支出,让家庭经济捉襟见肘。P2P爆雷、房价下跌、经济下行等大环境因素,更是让他的个人困境雪上加霜。

外卖骑手的生存困境

走投无路之下,高志垒成为一名外卖骑手。然而,外卖骑手的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外卖平台使用复杂的算法来规划配送路线和时间,追求最小化配送时间、最大化订单数量,给骑手施加极大的时间压力。新骑手送一单是6元,但一个差评平台就会扣罚100元。高志垒第一天上班就因为超时和差评多,反倒欠了平台钱。

为了提高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外卖平台不断压缩配送时间,单价却并没有提升甚至下降,导致骑手工作强度增加。经济下行背景下,骑手数量增多,每位骑手的订单量和收入相对减少,形成跑得越多但实际收入下降的局面。

外卖骑手遭遇的不仅是平台这一庞然大物之“恶”,这一职业也时常没能得到社会足够的尊重和认可,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较低。面对客户的要求和偶尔的无理取闹,外卖骑手需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和服务质量,“逆来顺受”在“客户就是上帝”的理念以及平台强力扣罚的约束下被合理化了。

社会反思与人性关怀

《逆行人生》呈现中年人、中产阶层以及外卖骑手等群体的困境,直面现实,这是电影的优点。在呈现外卖骑手工作特点时,电影使用快速剪切、时间压缩、紧张的背景音乐和创意转场等手法,在视听语言层面上把外卖骑手的工作流程拍得很“好看”,这是电影技术纯熟的体现。

但对困境的反思与化解,才是《逆行人生》的核心情节,也直接决定着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逆行人生》对于困境的化解,最终落脚点在于个体的努力,以及人性的温暖与韧性。

通过展现主角们面对逆境时的勇气和坚韧,以及人物之间相互扶持和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逆行人生》倡导一种持续前进的态度,鼓励观众不论在什么情境下都不要放弃努力,要相信未来会更好;并提醒观众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作也有其尊严和价值。

《逆行人生》细腻地描绘了外卖骑手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触动观众的心弦,相信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对外卖骑手这一职业有了更多理解,愿意在收到服务时多给予一份好评。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和正面反馈,无疑是对外卖骑手辛勤付出的一种肯定,也是社会温情与人文关怀的体现。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情感上的支持虽然温暖人心,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外卖骑手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享受外卖服务带来的便捷与高效时,我们不得不正视其背后隐藏的代价,比如外卖骑手因时间压力而采取的各种违反交规的举动。

要真正改善外卖骑手,乃至于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处境,我们必须回到问题的核心,从机制层面去寻找破解的路径。《逆行人生》的结束之处,才是我们反思的真正开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