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工智能的五次寒冬,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工智能的五次寒冬,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4075878_121981751/?pvid=000115_3w_a

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低谷期,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寒冬"。这些时期的研究停滞和资金削减,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回顾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上经历的五个寒冬及其原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本文是“大语言模型系列”的番外篇,探讨人工智能发展路上的5个寒冬。

  • 第一个寒冬,1966年:机器翻译失败
  • 第二个寒冬,1969年:联结主义者与神经网络研究的衰落
  • 第三个寒冬,1974年:人工智能研究者与其资助者之间的沟通鸿沟
  • 第四个寒冬,1987年:LISP机器市场的崩溃
  • 第五个寒冬,1988年:没有高级机器智能——没有资金

第一个寒冬:1966年,机器翻译失败

自然语言处理(NLP)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并随着机器翻译(MT)工作的展开而开始。然而,在1949年瓦伦·韦弗发表了具有影响力的备忘录后,显著的进步和应用才开始出现。

这份备忘录在研究界引起了极大的兴奋。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发生了许多值得注意的事件:IBM开始开发第一台机器,麻省理工学院任命了第一位全职的机器翻译教授,并举办了几次机器翻译专门的会议。高潮是在1954年,IBM-乔治城机器的公开演示吸引了权威报纸的广泛关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