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财神赵公明神格演变:从南朝冥神到南宋旺气神
道教财神赵公明神格演变:从南朝冥神到南宋旺气神
赵公明,作为中国道教中著名的财神形象,其历史演变过程鲜为人知。从南朝时期的冥神到南宋时期的旺气神,赵公明的神格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本文将通过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为您揭示这一神秘神祇的演变历程。
财神赵公明
据南朝时期陶弘景的《真诰·协昌期》记载,赵公明是冥神。书中描述了他在镇墓文中的出现,并且前有“天帝告土下冢中王气、五方诸神赵公明等,某国公侯,甲乙年如干岁,生值清真之气,死归神宫,翳身冥乡,潜宁冲虚,辟斥诸禁忌,不得妄为害气,当令子孙昌炽,文咏九功,武备七德,世世贵王,与天地无穷,一如土下九天律令。”这样的文字,这表明他在当时担任的是冥神的角色。
此外,《洞真太上太霄琅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述,进一步证明了赵公明的冥神身份在当时得到了认可。
在陶弘景以后至宋以前,关于赵公明的冥神信仰继续发展。从宋以前随葬文书可以看到与《真诰·协昌期》有明显承继关系的镇墓文,如隋初吴通镇墓文、隋开皇二十年马稚镇墓文和唐早期赵洪达镇墓文。这三个材料都与《真诰·协昌期》一脉相承,其中吴通墓志和马稚墓志中的“赵子都”应是民间流传抄写所造成的讹误,赵公明才是厌镇亡魂的冥神。
宋代随葬文书中涉及赵公明的材料有五则,其中三则出自 M2 和两则出自 M6。这五则材料中,材料一和材料四中都有赵公明字子都的记载,赵子都的神格已经被赵公明吸收。这五则材料中除了材料五文字残缺以外,可以分为华盖宫文和敕告文,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是华盖宫文,材料三是敕告文。就其文辞而言,大体承袭《真诰·协昌期》的体例,其中希望死者护佑在世亲人的话语有所不同。
华盖宫中王气承赵公明,字/子都。冢墓之中,百禁百忌。/
上面图为:华盖宫中王气承赵公明,字/子都。冢墓之中,百禁百忌。/害气之神,
尽考侅属。御五/土之神精,转祸为福。当使/者令子孙昌吉掾(禄)祚遐长,千秋盛富,宜子宜孙,宜男/宜女。急急如地下/女青律令。
在出土于四川成都的宋淳熙九年(1182)的严世广妻乔氏石刻敕告文中,赵公明的神格由《真诰》中的“天帝告土下冢中王气、五方诸神、赵公明等”变为“天帝牒告土下五方旺气诸神赵公明等”,由“王气”转为“旺气”。同墓出土的《严世广妻乔氏华盖宫文》中也是以“华盖宫五方旺气诸神赵公明等”开头,由“王气”转为“旺气”的演变继续进行,在四川出土的南宋绍兴二年(1132)王宜人华盖宫文中有:“华盖宫旺气神,赵公明,字子都。”至此赵公明不止吸收了赵子都的神格,还直接演变为华盖宫旺气神,就其文辞而言,“赵公明”以前的文字逐渐减省,其后的内容与《真诰·协昌期》还有所关联。
需要注意的是,赵公明的神格在这些随葬文书中已经慢慢演变成转祸为祥的善神。
但是,考之其它考古资料,包括《文物》《考古与文物》《成都考古发现》《江西出土墓志选编》等期刊或专著,将赵公明当作冥神的随葬文书在南宋以后急剧减少,至明时目前只查到一条记载,即吴会灵在《成都地区买地券道教词语研究》中所引用的:“四川:明弘治十二年(一四九九年)鲁本诠买地券:'书券人赵公明’。”因原文未列出处,不知究竟出自何墓,仅知道此记载也出自四川。若该材料属实,这是目前所能查到的宋以后唯一的赵公明以冥神形象出现的材料。
而且赵公明此时的身份已经转变为书券人(在汉以来此书券人常为张坚固、李定度等),至于该墓现于四川,学者吴玉梅提出的观点或能解释:“在四川地区出现了敕告类和华盖宫类镇墓文,在江西地区则受墓志铭、买地券影响出现三体合一的新形态镇墓文。”
与赵公明相比,宋以降“女青”出现在随葬文书(包括买地券、镇墓文等)中的频率远远超过赵公明,如出土于四川成都的北宋元丰四年(1081)赵德成地券中有:“急急如女青律令”,在江西瑞昌出土的南宋绍兴三年(1133)刘三十八郎买地券中也有:“急急如律令,五帝使者交(女)青(诏)书律令”,在四川华蓥出土的元治至二十二(1285)志聪买地券中有:“急急如五帝主者汝(女)青律令”,在陕西西安出土的明弘治九年(1496)汧阳端懿王买地券中也只有“五帝使者女青律令”的记载,而在南北朝以后常与女青同出的冥神赵公明在南宋已降的随葬文书中的记载非常少,在上述列举的宋元明墓中的买地券和镇墓文,女青常见,而赵公明不可寻。
总之,赵公明自宋以后至明初时,赵公明的瘟鬼神格继续发展,而南宋以后到明中后叶时,赵公明的瘟神神格不仅在道教系统获得认可,在民间也获得了知名度,将赵公明当瘟神祭祀的习俗流传至今。
赵公明在北宋以来继续保持有南北朝以来的冥神形象,其身份经历了一番变化,从《真诰·协昌期》中记载的职司不明的冥神变为旺气神赵公明,变为带有明显吉利色彩的冥神。
而在南宋以降,冥神赵公明的记载急剧减少,至明时仅有一例变为“书券人”的记载,相比宋以前的冥神形象,赵公明在南宋以后的冥神神格萎缩得特别明显。
(以上的资料参考【赵公明形象转变研究——兼谈道教与文学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