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如何立案起诉
造谣如何立案起诉
一、造谣如何立案起诉
若要对造谣行为立案起诉,需要以下步骤:
收集证据。包括造谣的言论内容,例如文字记录、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同时要注意保留这些证据的原始出处。还要收集因造谣造成自身损害的证据,像名誉受损致使业务减少的经济损失证明、精神受到严重伤害的就医诊断等。
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来说,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有管辖权。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明确被告。找出实施造谣行为的个人或者组织。
提起诉讼。撰写起诉状,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如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事实和理由(阐述造谣的事实及造成的损害),然后将起诉状连同证据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受理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二、诽谤造谣能立案吗
诽谤造谣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立案的。
从刑事方面来说,如果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例如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或者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可能构成诽谤罪,会被立案追诉。
从民事方面来看,只要存在诽谤造谣行为,对他人名誉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就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证据证明存在诽谤造谣行为以及名誉受损的事实等基本要件,法院一般会受理立案。
三、诽谤和造谣的区别
诽谤和造谣存在一定区别。
(一)概念方面
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其核心在于通过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并且这种行为通常具有针对性,指向特定的个人或者法人等主体。
造谣主要侧重于编造没有根据的消息或说法。这些消息不一定直接针对某个特定主体的名誉损害,可能是关于某个事件、现象等,但如果造谣内容涉及到特定主体且造成名誉损害,就可能转化为诽谤行为。
(二)法律后果方面
诽谤行为在民事上可能导致被诽谤者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在刑事方面,如果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会受到刑事处罚。而单纯的造谣,如果没有对特定主体名誉造成损害,更多的是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受到警告、罚款或者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涉及犯罪的也会按照相应罪名处理。
以上是关于造谣如何立案起诉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