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朝“汉地十八省”:从行政区划看清朝民族政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朝“汉地十八省”:从行政区划看清朝民族政策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8861883_121629729/?pvid=000115_3w_a

清朝时期,有一个被称为“汉地十八省”的行政区划概念。这个称呼的由来与明朝的行政区划密切相关。

在清朝统治下,由汉人居住为主的十八个省份被统称为“汉地十八省”。这个称呼源于清朝对明朝原有十五个布政使司的调整: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随后又将江南省分为江苏和安徽两省;将湖广布政使司分为湖南和湖北;将陕西布政使司分为陕西和甘肃。经过这些调整后,形成了共计十八个省份的格局,即所谓的“汉地十八省”。

清政府提出“汉地十八省”这一概念,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考量。清朝时期,对各民族的活动范围有着严格的限制:汉人被限定在“汉地十八省”内,禁止出长城或下海;蒙古族人民则不得南下长城。为了强化这种隔离政策,在“汉地十八省”的边界,尤其是与蒙古和东北地区的交界处,清朝还修建了柳条墙,以防止各民族间的自由往来。

“汉地十八省”的概念,不仅体现了清朝对内地汉人聚居区的管理方式,也反映了清朝时期复杂的民族政策和区域治理策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