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儒林外史》:以辛辣之笔鞭挞丑恶事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儒林外史》:以辛辣之笔鞭挞丑恶事物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tdsb.net/c1723_202406/2180878.html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辛辣的笔触,对封建社会末期的科举制度和士人生活进行了深刻的讽刺。本文将从人物塑造、讽刺手法等方面,带领读者领略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

初识文本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代表作,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作者笔下的读书人信奉“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他们只为求取功名的思想根深蒂固,书中便有了醉心功名富贵的周进;有了一朝中举喜极疯的范进;有了堕落成一个忘恩负义、薄情势利的市井恶棍的匡超人……

书中也歌颂了一些理想人物:不慕荣利,不随流俗,蔑视功名富贵的王冕;不甘受礼法拘束,也不和庸俗生活妥协的杜少卿;待人厚道的“真儒”虞育德和闭门著书、不愿做官的庄绍光。在《儒林外史》中,作者无情地鞭挞丑恶事物,热情地歌颂正面人物,两者是交错地混杂着。

阅读导航

一、理清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儒林外史》写及诸多人物,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重点关注这一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情节,根据这一人物的言论和行为,探究他的性格。可以将比较典型的,或者自己比较喜欢的人物整理成表格,方便记忆。

二、细心品味,领会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被视为古代小说中最优秀的讽刺作品,其高超的讽刺艺术是小说的亮点,也是解开本书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细致品读,试着理解小说中的各类讽刺手法。

1. 对比

通过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强烈对比。如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态度的对比: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其现世宝、尖嘴猴腮,范进中了秀才,他只拿一副大肠和一瓶酒道贺。而在范进中举后,他却备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称其贤婿,是文曲星下凡。这种截然不同的两副嘴脸就充分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2. 夸张

小说中“范进中举发疯”“周进撞贡院号板”等情节,夸张地展现人物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捧近似于一种疯魔的状态,而这种疯魔的表现正是作者想要讽刺的现实。

如第五回写爱财如命的严监生去世前三天“伸着两个手指头”总不肯断气,众人对此迷惑不解,轮番上阵他都不肯闭眼;晓得他心事的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他点头垂下手就断气了。坐拥十万家财的严监生,死前竟然对这一茎灯草耿耿于怀,平时悭吝刻薄的作为不言而喻,严监生爱财如命、吝啬成性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夸张的细节里流露出作者辛辣的讽刺。

3. 白描

白描,是写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它把某些具有特征性的外部现象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来,让读者可以体会描写对象的品貌本质以及作者的爱憎态度。吴敬梓是一位白描式讽刺的巨匠,他从不拿冗长的描写招人腻烦,有时只消片言只语,人物就凸显出来了。

如第二回描写夏总甲:“正说着,外边走进一个人来,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的动作描写,寥寥数语就将夏总甲在乡民面前目中无人,傲慢自大的形象刻画了出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