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弹规避:真实战场的生存技巧
手榴弹规避:真实战场的生存技巧
在近距离战斗中,如何在手榴弹的爆炸中幸存是每个武装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榴弹的爆炸范围和杀伤效果,并总结针对性的规避手段,包括标准的规避程序和现实战场中的技术要点。
如何在手榴弹的爆炸中幸存,这是所有武装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
在近距离战斗的场景下,基本原则并不会改变,但是由于场景环境的特殊性,具体技术上也会有相应的特殊变化。
当然无论如何,我们首先还是要研究手榴弹的爆炸范围和杀伤效果,先搞明白手榴弹是怎么把人干掉的,然后才总结出针对性的规避手段,以及真实战场上的经验和技巧。
1.手榴弹爆炸
关于对手榴弹爆炸的理解,我们重点要掌握两个要点。
一个是手雷的杀伤威力,杀伤范围,这决定了我们规避的位置和方法;二是他的爆炸时间,这决定了我们有多少时间做出反应。
杀伤
首先是爆炸的威力,手雷的杀伤方式分成两种,一是冲击波,二是破片。
冲击波的杀伤范围在三米左右,即便有掩体,即便卧倒,也会受到伤害,而在一点五米以内,几乎就是必死无疑。
在“流言终结者”的一期测试里,他们在不同距离的范围内设置了压强膜片测试器,结果表明在距离爆心一米五时,达到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强,而一米八的压强膜片没有问题。
这意味着,无论是否卧倒,在距离手雷一米五以内,基本就会死亡。
手榴弹的另一种主要杀伤方式是破片,在爆炸的瞬间,数百块破片会以每秒一千米到两千米的向四周散射。
破片的主要杀伤半径可以达到十五到三十米,但是破片飞出的更远距离仍然可能造成伤害。
与此同时,由于其散射方式是四散向上的,总的来说,下方的弹片密集度会比上方要小很多。
到了五米之外,就几乎没有弹片会落在三十厘米以下的区域了。
时间
从拉开插销,到手雷爆炸的时间,大约在3-4秒。
但是在实际的手雷运用时,中间的这个过程,却有很多变数。
一是训练有素的敌人可能会让手雷弹片弹开后,在手上等两秒再出手,尤其是近距离下,比如房间门口,战壕入口,这种做法是非常高效率的;
二是考虑到滞空时间,从远距离扔过来的手雷,比如三十米开外,在空中飞行时间就有1-2秒,落地的反应时间不会超过1.5秒;
三是手雷滚动或反弹的时间,这就是上一篇所讲的,如果用力砸向房间内的墙壁,手雷会无规则弹开,以及让手雷在房间内低位快速滚动,不知道落在什么位置,这就是很难把握的时间。
因此我们的规避与反应就应该有更充分的考虑。
2.标准的规避程序
首先我们讲一种非常标准且可靠的规避方法,属于在大多数地形,大多数环境,对于大部分武装人员都应该掌握的方法。
要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远离加卧倒。
远离主要是为了避开冲击波,前面我们讲了三米的杀伤范围,卧倒是为了减少破片伤害。
具体到形成稳定的本能,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在一点五秒内远离爆心
我们要优先强调时间。
反应时间当然是越快越好,能半秒钟消失,就不要等到一点五秒。
只是在实际情况下,从观察到手榴弹的出现,到判断威胁,分析地形,到卧倒,中间总是会有一个时间差,我们通过训练,尽可能压缩这个时间。
在反复实践中基本可以判断,一秒半是大部分人接受基础训练后能做到的反应时间,并且从实际考虑,如果在一秒半以内能远离并完成卧倒,生存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远离爆炸中心,这是为了避免冲击波的伤害,前面讲了,三米内就算卧倒,就算有掩体,冲击波也能造成内脏受伤,一米五以内则会死亡。
所以,第一个要点,在一秒五以内远离手雷三米以上。
第二,卧倒
按照标准的学院派做法,应该是反向卧倒,脚背对着爆心,两手按住耳朵,两肘支撑地面稍起身。
这个要点有点多,而且在全装状态下,在复杂地形中,很难考虑周全。
现实中,那个瞬间的犹豫,才是最致命的。
实际上,根据手榴弹爆炸的原理,遭遇手榴弹后,不论如何,只要能在爆炸前卧倒在三五米以外的位置,大概率就能幸存。
也就是,只要眼睛看到任何一个活动的小黑球,什么都不需要想,不要判断,不要分析,第一时间向任何远离黑球的方向跑两步趴下,大概率就能活下来。
确保一秒五以内远离,确保卧倒,至少就能活下来。
时间是第一位的,要强调时间,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在一秒半的时间内卧倒,这就能活下来。
然后再去训练更精细的动作和其他考虑。
第三,信息共享
另一个需要形成的本能,也是团队作战的要求,即把情况喊出来——“有手雷”。
前面讲了时间,时间就是一切,无论怎么强调都还是强调的不够多。
那么如何缩短这个时间,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第一个发现手雷的人来说,他有时间,因为他可以看得见,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所以这就需要喊话,需要情况共享,用所能爆发的最大力量喊出来“有手雷”。
其他人,听见队友喊的“手雷”后,什么也不需要考虑,只需要想着时间,想着快趴下,向安全的地方跑两步卧倒。
总结来说,当一名队员发现手雷的瞬间,首先大喊一声“手雷”,与此同时,不论情况如何,没有任何犹豫,在一点五秒内,向安全的前方跑两步,卧倒。
如果所有人都能在一秒五以内完成这个程序,都能在各种环境下形成实打实的本能。
真的可以救很多很多人。
3.现实的战场技术
前面讲的只是最基本的保命,在手榴弹爆炸后存活下来。
但是真实战场又没有那么简单,爆炸完就结束了,不是这样的。
下面介绍一些需要更深入训练的要点。
第一,爆炸后的反击
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当我们朝一个方向投掷手榴弹,下一步做什么,我们会射击,会清扫。
敌人也一样。
尤其是在近距离的战场,手榴弹爆炸后,敌人会非常快的贴近,然后攻击。
因此,作为规避反制,我们需要在爆炸后的第一时间反击。
一种方法,卧姿状态下立刻反身成仰姿,然后起身后退射击,占领掩体;
另一种方法,也是现在俄乌战场上的教官所传授的,跑几步后,直接成仰姿,两脚并拢,收紧脖颈,枪口已经指向了敌方位置,可以随时压制目标。
第二,对掩体的利用
卧倒主要是为了规避破片。掩体也可以。
1977年摩加迪沙劫机事件,GSG9突击的最后时刻,恐怖分子在机舱内丢了一枚手榴弹,当时机舱内人非常多,如果这是开阔地,会非常惨烈。
但是因为手榴弹丢在了座位中间,最后仅有一名空乘腿部被弹片刮伤。
因此,如果反应和认知能力跟得上,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就可以尝试寻找掩体规避。
当然,掩体后也要尽量卧倒,以防止被穿透的破片杀伤。
与此同时,正如前面所讲的,远离爆心三米以上,以及做好反击准备,都是要做到的。
第三,丢回与踢开
尝试丢回或踢开手雷永远是最后的选择,比如战壕里躲无可躲,只能丢出去。
丢回意味着,不仅不能第一时间远离,反而会在一个瞬间靠近爆炸的中心,一旦失误或者敌人捏了一个瞬爆手雷,反而会增大死亡的概率。
但在绝境时,这毕竟是一次机会,所以也不能忽略这个技术,要去训练。
如何精确的捡起来丢回去,如何一脚踢开然后卧倒,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