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带状疱疹疫苗有效率超90%,癌症患者应优先接种
新一代带状疱疹疫苗有效率超90%,癌症患者应优先接种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医学名称为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性疾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再度活跃引起的。通常情况下,该病毒在患者的水痘痊愈后会潜伏于神经系统内并保持休眠状态。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重新活跃并引发带状疱疹。只要曾经患过水痘,就有可能患上带状疱疹。病毒会沿着神经线传播至连接的皮肤表面,引起局部的红疹和水疱,其分布通常沿着神经线成带状排列,因此俗称为“生蛇”。
什么是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的疫苗。此疫苗主要推荐用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特别是免疫力较低的群体,例如癌症患者。
新一代带状疱疹疫苗使用病毒表面糖蛋白作为抗原,同时添加了特殊佐剂,相对而言较为安全,亦可促进免疫细胞活化,强化注射疫苗后所产生的免疫效果。完成两针接种后不但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引起的神经痛,更能降低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有效率更超过90%!
为什么癌症患者需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癌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接受的治疗(如化疗、放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系统通常较为脆弱,更容易受到带状疱疹病毒的侵袭。带状疱疹不仅会引发剧烈疼痛,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长期的神经痛、视力损伤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为癌症患者提供有效保护。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注意事项
副作用: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头痛、肌肉酸痛、疲劳,或短暂的发热和寒战等症状。
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接种建议:
癌症治疗前(包括化疗、放疗或其他免疫抑制治疗):应在治疗开始前至少2周接种疫苗,以确保患者在疗程期间具备足够的抗体保护,并降低感染风险。
癌症治疗后:完成治疗后应间隔至少3个月,待免疫系统恢复至一定水平后再接种疫苗,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癌症患者两针接种间隔应质询医生建议。
通过接种,癌症患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减少患上带状疱疹的风险。疫苗是科学预防措施的一部分,帮助癌症患者维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医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