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定州焖子:百年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定州焖子:百年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ebtv.com/0/0rmhlm/mt/sh/zsf/11569779.shtml

在河北定州,有一种传统美食承载着百年历史的记忆,它就是定州焖子。作为定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定州焖子不仅是节日庆典的必备佳肴,更是连接四海宾朋的特色礼品,更是一方展示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

作为河北定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定州焖子已经有百年历史。在定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爱吃焖子。”足可见定州人对于它的喜爱。在定州,它既是节日庆典的必备佳肴,也是定州人馈赠亲朋好友连接四海宾朋的特色礼品,更是一方展示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

定州焖子又叫肉灌肠,是把精瘦肉绞成小块,放到山药淀粉糊中一起熬煮、结块,过凉水、晒干,最后再经过熏制而成。这样做出来的焖子不肥不腻,红润油亮,入口香、糯、弹、滑。定州焖子不仅风味独特,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定州焖子形成于宋代,是大文豪苏东坡所创。

苏东坡在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十月,来到定州任知州。苏东坡到任定州时,当地灾情严重,他一面向皇帝写奏折申请赈灾款,同时率人带粮食和肉等到各村赈济灾民。苏东坡每到一地,便为灾民煮粥煮肉。可灾民多,肉食少,为了让灾民都能吃到些肉,便想出用肉汤放少许碎肉,再放进当地棱子面(荞麦面)熬制成块状,然后切块分给灾民的办法,这种食物后来后来被称为“焖子”。

清代末年,定州南城里南大街的毛家大院制作定州焖子最为著名。新中国建立后,公私合营,毛家大院肉食作坊被合并至国营食品公司定州第三肉联厂。

毛家大院肉食作坊内有一位姓张的学徒,由于他平日不爱说话,只是闷头干活儿,人们都叫他“张哑巴”。“张哑巴”诚实憨厚,又勤奋好学,掌握了毛家大院祖辈传承的焖子工艺。后来,张哑巴在第三肉联厂继续从事定州焖子和手掰肠的生产技术性工作。如果是头一次见到焖子,看到那比常见的圆火腿还粗,尝尝你就会立马明白了,它其实是一种肉食肠。到定州的人不吃焖子就不算到过定州。

定州焖子选料严格,制作精良,先把鲜肉绞制成红枣大小的块状,然后放入一定比例的红薯淀粉,倒入天然香辛料、水、香油、味精等进行搅拌,使其均匀呈现糊状。调好的佐料装入纯棉布袋中,放入烧开的沸水中。为防止糊锅,锅底要放置铁箅子,沸水煮一小时后,微火再煮一小时。随即捞出煮熟的焖子袋放入冷水中,20分钟后倒出晾干,然后放入熏箱铁架上熏制。熏箱底部放有果木锯末,用火将锯末烧至浓烟时,关好箱门,约7-8分钟,焖子就熏制好了。

做好的焖子香味独特、粉红色的表皮晶莹剔透,里面红白相间的肉块有隐有现,让人垂涎欲滴。“你可以切开拿一块就吃,也可以切片用姜、蒜凉拌,用葱花清蒸;还可以用大蒜爆炒,和白菜、粉条一块炖着吃。”色泽红亮的焖子,口感鲜美,肉质酥软,入口即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