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不吃零食的人,到底做对了什么?
忍住不吃零食的人,到底做对了什么?
天气凉了,增肥的季节又到了~ 你减肥的心,又要面对你管不住的嘴了……
减肥期间,几乎让每一个减肥人破防的,是防不胜防的——零食。
路边的蛋糕店、群里的奶茶拼单、同事递来尝尝的新品……这些随时突然出现的微小诱惑,总会在一些瞬间,让内心的减肥信仰迅速崩塌。
更烦的是,身边总有一个朋友,面对零食的诱惑,面不改色,从容拒绝。
「谢谢,我不吃。」
他们对家里的甜点、巧克力「视若无睹」,放到过期;
开了袋的薯片吃两片就停,半天后一问就是「啊,我忘了」;
最狠的是!放在手边的「小杯」奶茶,冰都化了还没喝完!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这让人忍不住怀疑——
其实,虽然有人爱酸有人嗜甜,但人类几乎都爱吃零食,只是有些人吃得少,并且能够停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获得如此强大的忍耐力,说停就停呢?
答案可能很残酷:人家或许,可能,压根儿,就不用忍……
有些人,天生食欲不高
对减肥党们来说,「管住嘴」往往是个需要极大毅力的事儿,少吃一口都是极大的胜利。
瘦子们则总觉得「自己吃了很多」,但跟减肥的朋友一比,食量简直不在一个量级。
很多需要减肥的朋友忍不住吃吃吃,不是真的肚子饿,而是脑子馋。
但对瘦子们来说,这种胃和大脑唱反调的体验很难理解,吃饱就停才是常态。
之所以有如此差异,与 DRD2、FTO 等会影响食欲和饱腹感调节的基因有关。
比如 FTO 基因,它与能量摄入和体重调节密切相关,科学家们认为,携带特定 FTO 基因变异的人更容易感到饥饿,即使在摄入相同量的食物后也是如此。
再比如 DRD2 基因,它编码多巴胺受体 D2,这是大脑奖赏系统中的关键成分。
有研究发现,DRD2 基因的某些多态性与食欲控制减弱有关。比如,携带某种特定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会有较低的多巴胺受体密度,这可能使得他们在吃东西时收获的快感减少,从而会过度进食,来获得足够的满足感。
基因就是这样不公平:有人吃一口就获得了快乐,有人吃十口还不够。
除了想不想吃,爱不爱吃也是影响零食喜好的原因。有的人不爱吃零食,是因为真的不喜欢……
有些人,天生不爱这个味儿
对需要减肥的朋友们来说,不管这东西是辣的还是甜的,不管它是地上走的还是水里游的,评价往往只有一个——
但在瘦子朋友们看来,它们的味道却可能千差万别。
之所以对同一个食物感受如此不同,也与基因有关,尤其是那些控制味觉和嗅觉受体的基因。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CD36 基因。
研究表明,CD36 基因的某些变异会增加脂肪酸的感知能力,对高脂食物有更高的偏好。然而,另一些变异则可能导致对油脂食物的偏好减弱。
还有蔬菜的苦味、海鲜的腥味、羊肉的膻味、鸡肉的鸡味……
在一些人嘴里,薯片蛋糕辣条小肉干等常见零食,太咸太甜太辣太腥,一口就够不能更多。
基因偏好综合上口味喜好,每个人对零食的感知可能完全不同。
口味挑剔的人,零食千千万,值得一试的万里挑一;但在很多减肥的朋友们嘴里,零食……还有不好吃的?
难道命中没有这些基因,就注定要和零食纠缠一辈子吗?
别慌,人是复杂的,基因只能解释一部分,我们还有翻盘的机会。
零食,越吃越爱吃
正如很多人自从换了「不减 xx 斤,就不换」的头像,就再也没能换回来。当他们抱着「就吃一块」的信念拆开一包零食,也很难再停下来。
这不是简单的「自制力」问题,而是大脑掉进了陷阱。
1. 零食,让大脑上瘾
零食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味道,还在于大脑对它的感知。
那些坚持低糖、清淡饮食习惯的人,味蕾和大脑对甜的敏感性较高,一点点甜食就会感到快乐满足。
相反,经常吃高糖食物的人,神经系统对糖的反应会逐渐减弱,需要越来越多的糖才能达到相同的满足感。
习惯了高糖高油的朋友,零食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拆开,就容易失控。
2. 吃零食,是一种可培养的习惯
很多人吃零食的契机,不是「主动想起」,而是「手边就有」。
逛个超市,顺手带一包;刷个购物 App,随手下一单;看个短视频,新品买来尝尝看……最后就是桌子上、沙发边、抽屉里,随手都能摸出零食吃两口。
久而久之,吃零食的习惯也愈加巩固。🧠:有事没事,先吃再说。
而没有零食习惯的人……压根想不起来还有「吃零食」这件事。
3. 吃零食,会被身边人「传染」
就算管住了自己的嘴,很多人也会在身边人的影响下破防。毕竟——吃零食的习惯,会传染!
早上到公司,收到同事的问候:
下午摸鱼时间,收到外卖搭子的反复试探:
上车吗?
第二杯半价哦~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1/4 的办公室人员每周至少获得 1 次零食,平均每周办公室吃零食的热量就能超过 1300 千卡。
图片来源:与专家的真实对话记录
好在,基因改不了,但后天的习惯可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我们可以重塑大脑和味蕾对食物的反应。
例如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从全糖减为半糖开始;
例如每一口都细嚼慢咽,仔细感受食物的质地和风味;
例如分掉抽屉里的零食,打造「零食真空环境」;
例如把这篇文章发给「零食搭子」,立个 flag,或许也会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
—— 全文终 ——
(文中用图来自网络)
否则可能随时找不到我
遂谦碎碎念
能知难而上的,都是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