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谁高温天还在成都吃地摊火锅啊 ?(除非人均不超30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谁高温天还在成都吃地摊火锅啊 ?(除非人均不超30元)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2A065BB00

最近,“地摊火锅”怎么这么火啊!
街面上的火锅店眼看着就变成了“店内露营桌椅+卡式炉”的用餐配备,店铺名字也变得更加直接明了:经济仓、地摊摊……
装修主打简约,店内墙上用红笔画着老板的“血书”——“把装修的钱用在食材上”。

我家附近地铁站口子上,新开不久的经济仓火锅店
“地摊火锅”的吸睛之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是“6元锅底”“菜品最贵不超过9.9元”“新客50元团购2人餐”等新一轮低价营销,仿佛也透着食客们对“餐厅氛围”“拍照打卡”这类溢价消费行为的祛魅。食客们普遍更希望花合理的钱,吃到更高性价比的火锅。
但“返璞归真”的地摊火锅,一顿吃下来,究竟要花多少钱?食材是否新鲜?人均30元左右究竟能不能吃饱?今天就给大家安排上2家地摊火锅,大手一挥,团下50元左右的2人套餐,跟着我前去一探究竟!
探店前,先团券!
56元团2人餐
比肩社区食堂的亲民火锅
第一家地摊火锅,我选在广福桥——一个社区美食聚集地。
点开大众点评,输入“地摊火锅”,就有3-4家店在我附近。挑了一家标记新店的地摊火锅,因为我完全无法抗拒他们家的新客秒杀团购:56.5元超值双人餐!含:自选5个荤菜、3个面制品、2个素菜。
“超多荤菜”的标识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蜀遇你地摊摊火锅,店招和外摆与成都街头的其他地摊火锅都大同小异,红字白底,店名即卖点。店内店外都堆满了露营椅和折叠式矮桌,服务员热情招呼进店,验券、上锅底、指导捡菜一气呵成。

这锅底一上,煮开香气四溢 摄 | 廖能静
首先,入座开吃前环顾四周,可以得见店内整个环境可以说相当“毛坯”:没有明亮的灯光和高度适中的桌椅,酒水纸箱随意堆砌在收银台旁。唯一的装饰就是墙上粘贴的酒水&小吃单,红纸黑字,毛笔手写上各类酒水、小吃的价格。这里的雪花啤酒系列,也比常规馆子里的价格要便宜2-4元

地摊火锅式“极简风” 摄 | 廖能静
但在面积不大的店铺里,摆放了至少9张折叠桌+露营椅。由于摆放密集,加上桌椅都比正常桌椅矮小,有种一站起来,膝盖就能碰到隔壁桌食客手里的碗的感觉。之所以价格能打下来,他们家确实是主打一个“能省则省”
再来说菜品,他们家在店内最显眼处摆放了一排冰柜,里面摆放着所有涮火锅的食材,食客们就在此自助拿菜,冰柜最上面贴着每个区域的价格:3元、6元、9元。

桌椅很容易“打架” 摄 | 廖能静
自助选菜的优点在于,我有足够多的时间思考,还能用眼睛、鼻子来观察这里面的菜品是否新鲜,是否是我喜欢吃的。
9元荤菜区主打鲜货,鲜牛肉、黄辣丁、鸡肉、黄喉等。6元区以豆腐制品、火腿肠等加工制品为主,3元则是新鲜素菜区域。


荤菜和素菜,看起来都比较新鲜 摄 | 廖能静
我团的套餐“5+3+2”菜品组合选下来,我的感受是,分量合理、菜品新鲜,还有“隐藏菜品”——比如响铃和鞭炮笋,是在常规火锅店不常吃到的种类。10盘菜都是小碗装,看起来像是吃不饱的样子,其实不然。

10份菜品,荤素混搭 摄 | 廖能静
锅底我选的鸳鸯锅,清汤主要用来烫素菜,不挂油。虽然价格便宜,但牛油锅底也是一次性的,服务员端出来现场加水烧开。
而5个荤菜可以说都没有踩雷。
鲜牛肉,厚切,肉质纹路清晰可见,吃起来有嚼劲,牛肉香气足。


很大坨的牛肉 摄 | 廖能静
黄辣丁很新鲜,一份4条,可以多煮一会,更入味。鱼肉本身嫩气,品质在线。只不过,我觉得这种鱼本身没啥吃头。如果是吃鱼爱好者,只点一份当然吃不安逸。


黄辣丁,一份有4条 摄 | 廖能静
6元区和3元区的菜品,完全可以无脑点,各类豆制品:响铃、豆干、腐竹、豆腐皮,按自己的喜好拿。豆干下到红汤里,一点也不吸油,响铃的话,建议下清汤。
另外,店里的素菜都是服务员当天下午现加工现放进去的。我在这边开涮,那边服务员还在不断往冰柜里上菜。我眼巴巴地看着,最后没忍住额外点了一份空心菜+一瓶冰镇雪碧。


素菜烫在番茄锅里,很解腻 摄 | 廖能静
鞭炮笋下到红汤锅里,我发现它完全没有海带芽挂油,推荐跟我一样吃不了太油的火锅脑袋!

鞭炮笋 摄 | 廖能静
快吃到尾声,这家店的老板们一齐出现在店内。夏老板、陈老板都是“90后”,之前都在从事别的行业,近两年才开始接触到餐饮行业。结果一接触,就连开2家地摊火锅,一家在广福桥,一家在双楠。
两位老板坦言,做地摊火锅就是靠薄利多销,如果一晚上的翻台率没达到2轮,基本上挣不了啥钱。

两位“90后”老板 摄 | 廖能静
对于他们家的菜品品质,两位老板还是很自信的。既然是做低价,又在老社区周围,更是要靠口碑才能做长远。临走前,我看到墙上的促销信息:68元购半年锅底卡。老板解释说,食客只要花68元买一张锅底卡,半年内过来消费,锅底都免费。
和我同行的小伙伴心里一默,算了一笔账。如果食客买一张卡,在这吃火锅的价格,完全可以匹敌社区食堂的价格了。尤其是人越少,越划算。完美解决了一两个人去大火锅店吃火锅的尴尬——锅底贵,菜品单价也不便宜。
但前提是,你得是经常吃火锅的火锅脑袋。
张贴在收银台墙面上的营销海报 摄 | 廖能静
吃地摊火锅账单
2、加一份素菜+一瓶雪碧7元
套餐推广做得多
称重套餐看似平价实则有坑
第二家地摊火锅,我选在玉林南街上——又一个社区美食扎堆的街区。
馋虫地摊火锅在大众点评上显示是收录15年的老店,其实不然。我翻开店铺网页评论区,还有人反映说这个铺子之前是卖手提串串的,大概是近两年才被改成了地摊火锅。

这是现在的地摊火锅招牌和店面 摄 | 廖能静

大众点评上,商家还未修改之前手提串串的店铺相册和推荐菜品
提前先打个总结!探完这家店,作为主打性价比的地摊火锅,我和小伙伴都觉得相当一般
首先,他们家在用餐环境上说,有一说一,比上一家地摊火锅要好得多,至少给人的感觉是坐上桌子在吃饭。店铺面积也比较大,用餐不会打挤。


铺面环境还是不错的 摄 | 廖能静
其次,在菜品呈现上,他们家一改模板化的自助小碗菜,选择了将所有菜品用大盘子盛放。自助捡菜,统一称重的结算方式让我有种用火锅的方式冒冒菜吃的感觉。
但有一说一,菜品种类更丰富,看起来也挺新鲜的。甚至有一些贵价菜品,比如鹅肠、吊龙、墨鱼、鳝鱼、鲜虾等。总体价格是荤菜/素菜分别一口价:60元/斤,20元/斤。



自助拿菜区域 摄 | 廖能静
虽然结算方式“创新”,但他们家的雷点也在这里。我花49.9元团购了1-2人尝鲜小火锅,套餐包含一个锅底、半斤荤菜、半斤素菜以及2个油碟。开始自助拿菜前,我对半斤真没啥概念,即便是省着拿,最后荤菜和素菜都拿超过半斤了。
菜品上桌,虽是两个大盘子,但也能看出菜品整体分量不算多,没有预期的两人餐分量足。

点好菜,就拿到收银台去称重 摄 | 廖能静

省着点,最终也点来超过半斤的菜品 摄 | 廖能静
但好在这样称重的方式,能满足到自己每样菜都尝点的尝鲜心态。
拍完照终于开吃,这次我同样是点的鸳鸯锅,牛油锅底完全不香,而且煮开后十分呛人。刚开始煮的菜品,味道都比较寡淡。煮到后面,盐味上来后,烫的所有菜品,吃起来又微微发苦
鲜牛肉,肉眼可见的薄切,品质也没有上一家好,我甚至在里面发现一片发黑的肉片。结果跟服务员反映后,她说这个品种的牛肉是这样的。在我表明希望把这两片发黑的牛肉替换掉时,对方并没有做任何积极反馈。
鲜牛肉的味道,烫熟入口很滑嫩,没有什么劲道感,牛肉味也比较寡淡。
鳝鱼和鲜虾的个头还挺大的。鲜虾一定要放清汤,入口肉质紧实、新鲜,同我在餐厅里吃到的白灼虾的味道几乎一样!缺点就是,没有去虾线,要自己动手扯一下。鳝鱼段打整得很干净,肉质绵密。比较入味。


鳝鱼段和鲜虾 摄 | 廖能静
卤肥肠不推荐,一点也不耙糯,甚至有点难咬。煮透后吃起来非常咸,细品还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臭腥味。
鲜血旺,算是我在这家吃到最好吃的菜品了!血旺单卖,5元钱一份。冷锅下血旺,随着其他菜品一起能吃到最后。

鲜血旺,5元一份,味道不错!摄 | 廖能静
尽管我在晚饭时间到店,但他们家的上客率不太高,大概有3-4桌。其中还有至少2桌人是老板安排的抖音团购推广的达人,他们正在店内拍摄探店视频。

正在探店拍摄的视频博主 摄 | 廖能静
吃地摊火锅账单
1、团购1-2人尝鲜套餐49.9元
2、超过半斤的菜品+2瓶绿豆沙42元
打探完这2家不同类型的地摊火锅,最后我来打个总结吧!
第一家蜀遇你地摊摊火锅,正常食量,团购2人餐能吃饱。除了用餐环境不佳以外,食材新鲜度、品质味道以及价格上都更有优势。他们家是那种如果我住得近,会再来吃的店。

第二家馋虫地摊火锅,团购的2人餐,即便是正常食量,也不太能吃饱。无论是味道、食材品质还是价格表现上来说,都比较一般,用餐环境不错。
如果大家想尝试地摊火锅,建议可以直接攻略家附近的地摊火锅,多看看评价注意甄别,并记得看看是否有团购套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