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晚清重臣的传奇人生
左宗棠:晚清重臣的传奇人生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生性颖悟,少负大志。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他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1827年(道光七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他不仅攻读儒家经典,而且涉猎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的书籍尤其感兴趣。他曾经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的志向和抱负。
政治军事生涯
左宗棠在政治和军事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参与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其中,收复新疆是他最著名的功绩之一。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境。1881年,通过外交谈判,伊犁也回归中国版图。左宗棠的这一壮举,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外交智慧。
晚年与逝世
中法战争期间,左宗棠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轶事典故
自比诸葛
左宗棠自负,自诩为诸葛亮,常以“今亮”、“老亮”(与被称为“新亮”的郭昆焘相对)等自称,时人也常以诸葛亮比之。《清稗类钞》记载,左宗棠在陕甘总督任内,藩司为林寿图,能诗善饮,性极诙谐,二人常饮酒谈论。某日,林与宗棠正笑谈间,前方捷报至,林盛称宗棠妙算如神,佩服不已。宗棠笑曰:“此固老亮所料中,然亦须天假之缘也。”言下之意,自己的成功既有个人的智慧,也离不开天时地利的配合。
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左宗棠全集》。他的这些著作,不仅展现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也体现了他在农业和经济方面的见解。
左宗棠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屡试不第的书生,成长为一位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