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滑模控制在FSAE赛车牵引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滑模控制在FSAE赛车牵引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chen_aoi/article/details/144067850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滑模控制设计FSAE赛车的牵引力控制系统(TCS)。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以及仿真验证。

前言

在【滑模控制】从理论到实战(1):理论基础中,我们介绍了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步骤(基于趋近律设计)。本文将进入实战阶段,设计基于滑模控制的FSAE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测车轮转速,当检测到车轮打滑时,通过干预减少或避免打滑,帮助车辆稳定行驶。在FSAE赛车中,为了获得最佳加速性能,需要控制车轮滑移率在特定范围内,以发挥轮胎的最大纵向力。

系统建模

忽略滚动阻力等较小外力的影响,对车轮进行受力分析:

有:
$$
J\dot{\omega}=T_d-F_xR_e \tag{1}
$$
其中,$v_x$为车轮纵向速度,$J$为车轮转动惯量,$\omega$为车轮转速,$T_d$为驱动力矩(系统输入),$F_x$为地面对轮胎的纵向力,$R_e$为车轮等效半径。

为了描述车轮的滑转程度,定义在驱动下的滑移率$\lambda$为:
$$
\lambda=\frac{\omega R_e-v_x}{v_x} = \frac{\omega R_e}{v_x}-1
$$

轮胎纵向力与载荷、滑移率有着以下曲线关系(横轴为滑移率,纵轴为轮胎纵向力,不同颜色曲线对应不同载荷):

如图所示,在一定载荷下,滑移率约在0.8~0.25的范围内达到最大的轮胎纵向力(牵引力),更大的滑移率反而会使牵引力下降。在FSAE中,为了使赛车拥有最佳的加速性能,在加速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大的驱动力使轮胎打滑,控制滑移率在特定范围内。

控制器设计

(1)滑模面与趋近律设计

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为控制滑移率到达某一目标值,以发挥出轮胎的最大纵向力。定义误差为:
$$
e = \lambda_d - \lambda
$$

注意到,误差的一阶导数显含控制输入$T_d$(详见下文MATLAB推导)。故设滑模面为:
$$
s = e
$$

有:
$$
\dot{s}=\dot{\lambda}_d - \dot{\lambda}
$$

路面条件和载荷一般不会剧烈变化,为了简化计算,可设$\dot{\lambda}_d=0$,得:
$$
\dot{s}=-\dot{\lambda} \tag{4}
$$

注意到此时$\dot{s}$可与控制输入$T_d$建立方程,可在设计趋近律后求解得控制律$T_d$。设计趋近律为:
$$
\dot{s} = -k_1 \mathrm{sgn}(e) - k_2e \tag{5}
$$

(2)使用MATLAB进行公式推导

求解$\dot{\lambda}$:

syms m mu Re J
syms omega(t) vx(t)
lambda = omega*Re/vx - 1;
d_lambda = diff(lambda, t);

得:
$$
\dot{\lambda}=\frac{R_e, \omega }{v_x}-\frac{R_e,\dot{\omega} , v_x}{{v_x}^2} \tag{2}
$$

联立式(1)、式(2)消去$\dot{\omega}$:

syms T Fx x
equ1 = J*x == T - Fx*Re; % x == d_omega
d_omega = solve(equ1, x);
d_lambda1 = subs(d_lambda, diff(omega(t), t), d_omega);

得:
$$
\dot{\lambda}=\frac{R_e,\left(T-F_x,R_e\right)}{J,v_x}-\frac{R_e,\omega, \dot{v}_x}{{v_x}^2} \tag{3}
$$

联立式(3)-(5)求解控制律:

syms k1 k2 e
equ2 = -d_lambda1 == -k1*sign(e)-k2*e;
syms d_vx
equ2 = subs(equ2, diff(vx(t), t), d_vx); % 存在导数diff时求解会出错,将diff(vx(t), t)记为d_vx
u = solve(equ2, T);

得:
$$
T_d = \frac{F_x,{R_e}^2,v_x+J,k_{1},\mathrm{sgn}\left(e\right),{v_x}^2+J,R_e,\dot{v}x,\omega+J,e,k{2},{v_x}^2}{R_e,v_x} \tag{6}
$$

注意到式(6)中还包含未知量$F_x$,$F_x$可通过魔术公式等轮胎模型得到较为准确的估计,但这在实车中对车辆状态的实时感知有很高的要求,而从上一篇理论基础中可感受到滑模控制鲁棒性之强大(可适应完全未知的$f(x)$),$F_x$可粗略地计算为:
$$
F_x=\mu F_z
$$
式中,$\mu$为路面附着系数,$F_z$为轮胎载荷,轮胎载荷也可进一步建模计算,此处不再展开。

或:
$$
F_x=\xi mA_x
$$
式中,$m$为整车质量,$A_x$为车辆的纵向加速度,$\xi$为将合力$F=mA_x$分配到目标驱动轮的系数,可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在下文中将对比$F_x$的准确度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3)系统稳定性分析

联立式(3)(4)(6)反求$\dot{s}$:

d_error = -subs(d_lambda1, T, u);
d_error = -subs(d_error, d_vx, diff(vx(t), t));
d_error = simplify(d_error);
pretty(d_error)

得:
$$
\dot{s} = -k_1 \mathrm{sgn}(e) - k_2e
$$
其实就是先前设计得趋近律。

设李雅普诺夫函数$V(s)=\frac{1}{2}s^2$,有$\dot{V}(s)=s\dot{s}$,显然满足:
(1)$V(s)$正定
(2)$\dot{V}(s)$负定
(3)当$||s|| \to \infty$,$V(s) \to \infty$

故系统渐近稳定,有当$t \to \infty$,$s \to 0$。此处滑模面$s=e$比较特殊,但同样可使误差趋向于0。可尝试使用$s=\dot{e}+ce$作为滑模面,可预见的是,公式将更加复杂,并引入了更高阶的状态导数,如$\ddot{v}_x$、$\ddot{\omega}$,在实车部署时将对车辆状态感知带来挑战。

仿真与分析

仿真将通过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进行。

(1)代码实现

式(6)给出了TCS的目标转矩(记为$T_t$),但在车辆运行中TCS应只在车手给出的驱动转矩(记为$T_r$)过大时才介入,且$T_t \ge 0$,最终输出的转矩$T_d$为:
$$
T_d=\mathrm{min}(T_r, \mathrm{max}(T_t,0))
$$

在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

(2)仿真结果分析

上帝模式(使用CarSim提供的准确$F_x$)

将参数$k_2$设为500,$k_1$设为0,假设车手进行全力加速(设$T_r=800$Nm),得到的控制效果如下:

(图中kappa为滑移率、目标滑移率为0.12,error为误差,Torque为驱动轮输出的扭转)

将参数$k_2$设为500,$k_1$设为100,假设车手进行全力加速(设$T_r=800$Nm),得到的控制效果如下:

可见,系统建模足够准确时,
$k_1$设为0,即不引入滑模等速趋近项$\dot{s}_1=-k_1 \mathrm{sgn}(e)$也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类似于反演控制器),
而$k_1$设为100后,即引入滑模等速趋近项$\dot{s}_1=-k_1 \mathrm{sgn}(e)$(也称滑模项,滑模控制的灵魂),出现了滑模控制常见的抖动问题,且剧烈跳变的控制动作需要我们关注和优化。

常规模式(设$F_x$为常值)

将参数$k_2$设为500,$k_1$设为0,假设车手进行全力加速(设$T_r=800$Nm),得到的控制效果如下:

将参数$k_2$设为500,$k_1$设为100,假设车手进行全力加速(设$T_r=800$Nm),得到的控制效果如下:

对比可见引入滑模等速趋近项$\dot{s}_1=-k_1 \mathrm{sgn}(e)$的优越性,滑模控制强大的鲁棒性可兼容不准确的系统模型。

注意:本文TCS存在参数、抖动问题等必须优化的地方,应用时需针对特定车辆进行优化。尤其在实车部署时需注意安全!在实车中,影响驱动力矩的控制策略具有危险性,任意的BUG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部署控制策略前应针对实车进行充分的验证与评估,实验时做好防护工作,谨防失控!

结语: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事中,一些强队拥有研究生成员来进行整车控制策略开发,但大部分车队还是靠本专科阶段的学生进行设计,其实现已有许多书籍、文献给出了相关控制器设计方案,对于初学阶段的本专科学生而言,可能还比较缺乏查找和翻阅相关专业资料的能力,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在车辆控制的路上提供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