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乳酸终于出卖了肿瘤!科学家发明新型给药系统,专打产生乳酸的肿瘤
CRM:乳酸终于出卖了肿瘤!科学家发明新型给药系统,专打产生乳酸的肿瘤
肿瘤通过有氧糖酵解(瓦博格效应)产生的乳酸,简直是恶贯满盈。近日,芝加哥大学吴小阳/Huang Jun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重要研究,创新性发明了一种乳酸特异性给药系统,专门针对爱产乳酸的肿瘤。采用这个给药系统之后,可以大幅提高抗癌药的肿瘤组织特异性和疗效。
乳酸给肿瘤带去那么多好处,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治它了么?
近日,由芝加哥大学吴小阳/Huang Jun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创新性发明了一种乳酸特异性给药系统,专门针对爱产乳酸的肿瘤。采用这个给药系统之后,可以大幅提高抗癌药的肿瘤组织特异性和疗效。
论文首页截图
与健康组织相比,肿瘤组织的代谢发生了重编程。有氧糖酵解或瓦博格效应,是癌细胞的共同特征。
这种代谢的变化会促使肿瘤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肿瘤微环境乳酸浓度(10-40mM)升高到健康组织(1mM)的十到数十倍。
大量的乳酸聚集会导致肿瘤组织的pH值降低,虽然当前已经存在pH值响应型给药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往往需要强酸环境,而肿瘤微环境还达不到;另外,pH也不具有肿瘤特异性。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吴小阳团队开发了一款乳酸响应给药系统——酶辅助Janus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这个给药系统中包含了特异性识别乳酸的乳酸氧化酶,乳酸氧化酶会把乳酸分解成丙酮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作用于给药系统,导致药物的释放。
乳酸响应给药系统示意图
有了上面的给药系统之后,就要测试它的载药和给药能力了。吴小阳团队选择的抗癌药物,是自带荧光的常用化疗药多柔比星。
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小鼠一个小时之后,就可在肿瘤和一些器官中检测到荧光信号。吴小阳团队还注意到,与直接注射多柔比星或pH响应系统相比,注射乳酸响应系统的小鼠,多柔比星在肿瘤中的分布有特异性增加,而在其他健康器官(包括心脏、肝脏、肌肉和肾脏)中的分布则没有增加。
从下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乳酸响应系统具有肿瘤特异性,而且往肿瘤内给药的效率非常高,瘤内抗癌药峰值浓度可增加10倍左右。
不同给药方式的比较
基于4T1乳腺癌细胞系的荷瘤小鼠研究显示,乳酸响应给药系统治疗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缩小,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对于已经发生肺转移的乳腺癌小鼠模型,乳酸响应给药系统也能抑制转移灶的生长,并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乳酸响应给药系统的抗肿瘤效果
除了化疗药物多柔比星之外,吴小阳团队还测试了用乳酸响应给药系统搭载小分子STING激动剂SR-717的抗癌效果。
从研究结果来看,这种给药方式也能提升免疫治疗药物SR-717的抗癌效果。此外,他们还测试了搭载SR-717的乳酸响应给药系统联合PD-1抑制剂的治疗效果。从下图曲线可以看出,与其他疗法相比,联合治疗的疗效非常突出。
不同给药方式的SR-717治疗效果
从上述研究结果不难看出,吴小阳/Huang Jun团队开发的这个乳酸响应给药系统,利用肿瘤产生乳酸这一特征,大幅提升了药物对肿瘤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
未来有必要基于这个给药系统开展更多的研究,让当下的抗癌药物能更好地作用于肿瘤。